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Pratyush
我注意到,當你告訴人們你剛剛有了孩子時,他們會簡短地祝賀你,但隨後立刻問你睡得怎麼樣,或者你是否在「生存」。
是的,夥計,我在「生存」——我真的剛剛得到了上帝的禮物,這讓我的生活變得美好。
我們已經失去了對孩子是祝福這一事實的認識。
「孩子是耶和華的賜福;他們是他所賜的賞賜。年輕人所生的孩子就像勇士手中的箭。滿弓的人是多麼快樂!他在城門口與敵人爭辯時不會感到羞愧。」 - 詩篇 127:3-5 NLT

Nassim8月23日 23:29
“這些社會趨勢沒有單一原因:育兒成本上升,遠離父母和更廣泛的代際社區撫養孩子很困難,步行城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少,等等。父母身份、出生和懷孕大多以負面極端的故事來敘述。出生被視為一種醫療事件,一種風險,一種威脅——而不是一種奇妙、自然和賦權的事情。孩子們被視為需要放在玻璃盒子裡,整個社會都要支持他們以及父母的終極目標:終身風險緩解。”
19.74K
“我們行業中的很多人將模式識別視為一種積極的特質。我們則將模式識別視為一種消極的特質。它實際上阻止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它阻止你看到世界可以是什麼。” - @JoshuaKushner

fintechjunkie8月23日 01:39
預種階段的風險投資者是否在通過模式匹配錯過最佳交易?
在這個月與70多位預種投資者的對話中,我注意到了一些讓我感到困擾的事情。
大多數預種風險投資者都痴迷於模式匹配。他們以在「正確」的地方尋找和評估創始人為榮,以找到神話般的1%者。但問題是:由於風險投資的失敗次數遠多於成功次數,模式識別幾乎總是會指向不投資的理由。
想想看。幾乎每一家傑出的公司都走過一條如果依照傳統模式識別會失敗的道路。模式告訴你過去什麼有效,而不是未來什麼會有效。
與其問「這是否符合模式」,不如問「我們能學到多少,花費多少,速度有多快?」
當然,模式匹配可能會幫助你找到超級競爭的熱門交易,讓你迅速獲利,並在其他投資者和有限合夥人面前顯得光鮮亮麗。但這些交易的回報很少能與那些在非共識世界中找到的、能夠高效翻轉牌面的公司相匹配。
歷史一再證明:任何日曆年中形成的最佳公司,通常並不在該年最熱門的類別中。
如果你有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長期願景,並且能夠識別出決定一個想法是否能成為偉大商業的4-5個關鍵假設,那麼問問自己:你能以1美元和1天的時間來測試這些假設嗎?如果可以,你就應該投資。
當然,實際上從來不會只花1美元,也從來不會只花1天,但這就是技能和經驗發揮作用的地方。你應該傾向於那些在學習角度上高效的初創公司。學習的速度很重要。學習的成本很重要。進行能夠產生明確證據或反證據的實驗很重要。
最佳投資是高潛力的非共識想法,你可以以非共識的價格購買。最佳投資如果關鍵假設得到驗證,就會在一次支票中從非共識轉變為共識。
真正的早期風險投資藝術在於高效翻轉牌面,而不是識別舊模式。
我的建議:關注學習速度,而不是模式匹配。關注長期願景和降低核心假設風險的資本效率。
事實是,1%者並不在顯而易見的地方等待被模式匹配。他們正在構建一些模式會告訴你要避免的東西。
繼續前進,向上發展,
Fintechjunkie

3.35K
雅各布將被銘記為有史以來最優秀的人之一。

Dwarkesh Patel8月20日 00:31
.@jacobkimmel認為,逆轉衰老的功能已經存在於我們的表觀基因組中。
但那麼為什麼進化沒有優化長壽呢?
Jacob解釋說,如果你把進化看作一個優化器,梯度的流動方式非常令人驚訝。
從表面上看,進化似乎應該希望你活得更久(有更多時間生育和照顧你的親屬)。
Jacob解釋了這個簡單觀點的三個複雜因素:
1. 基線死亡率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殘酷的。即使沒有衰老,你也可能在50歲之前因感染、捕食或意外而死去。因此,從100歲回流到基因組的信號並不存在,這並沒有激勵某種選擇過程讓你活得更久,即使這樣做很簡單。
2. 對於修復衰老的某一個(但不是全部)原因的選擇是有偏見的。因為那樣你就會有一個稍微健康一點的祖父,但從基因的角度來看,他仍然比下一代更糟糕地利用資源。
3. 作為優化器,進化是非常有限的。步長(你可以並行測試的變體數量)受到你的步長限制。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這個帶寬受到的選擇壓力遠比逆轉衰老更為緊迫(例如,建立更好的免疫系統以對抗傳染病)。
與@jacobkimmel的完整節目將在週四發布。
對此我非常興奮。Jacob的簡單三點清單引發了超過半小時的隨機離題,從自然進化出多少種抗生素,到進化實際上如何優化智力,再到我們如何能夠在基因組中檢測到某種致命的HIV祖先的證據。
1.09K
剛剛告訴我妻子取消我們的週末計劃


TBPN8月16日 00:01
前Founders Fund的同事們變成了激烈的風險投資對手。
@zebulgar和@everettrandle在截然不同的行業中押注了他們的職業生涯。
今天,他們將在太平洋時間上午11點一起參加TBPN,討論毛利率、人工智慧、硬科技、會計規則等話題。
987
互聯網後的文化大平坦化仍然被討論得不夠充分。

will depue8月13日 00:10
關於全球文化轉變,來自一位印度朋友的觀點:
‘印度被殖民了200-300年,但成功地保留了許多文化。然而,在僅僅15年的互聯網時代,我看到印度的服裝、飲食習慣、價值觀和文化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更大的變化。’

1.15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