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紐約時報》關於航空旅行的「黃金時代」的文章,是一個無思考的記者未能與現實接觸的驚人例子。 敘述:航空旅行曾經要好得多,但卻不那麼負擔得起。 1/
兩個主要的品質維度是舒適性和安全性。這篇文章過於關注舒適性,完全忽視了安全性。 但在這兩方面都是錯誤的,所以我們逐一來看。 2/
關於舒適度:1958年經濟艙乘客支付約$3,300(以今天的貨幣計算)單程前往巴黎。 以現在的價格,你仍然可以享受到瓷器和香檳,但還有一張平躺床在私人套房裡,配有大屏幕私人電視和無線網路。 跨洲航線提供類似的設施。 2/
關於舒適:1958年經濟艙乘客支付約$3,300的單程票價,按今天的貨幣計算。 今天,這個價格仍然可以讓你享受到瓷器和香檳。 但還有一張平躺床,位於私人套房內,配有大電視和無線網路。 跨洲航線提供類似的設施。 3/
與舒適相關的其他重要事實主張錯誤到近乎瘋狂的地步。 如今的飛機引擎如此優秀,以至於你會忘記自己在移動,並且電腦能消除大多數的震動。 你上次看到有人使用暈機袋是什麼時候? 4/
這篇文章驚人地完全沒有提到安全。 在1970年,航空公司每十億乘客英里約有2人死亡。 今天是約0.02。 這是100倍的改善。 5/
「黃金時代」是指航空業經常因為受控飛行撞擊地面、失速和空中碰撞而造成乘客死亡的時期——這些問題現代航空電子設備基本上已經消除了。 對於那段時光的懷舊就是對死亡的懷舊。 6/
改變的是中產階級現在可以飛行,而且安全性 -- 最重要的品質指標 -- 在1958年對於皇室來說是無法獲得的。 而同一收入水平的人在幾乎每一方面都能獲得更好的體驗。 7/
有些事情是見仁見智,但如果作者 @clairemfahy 在她的報導者頁面上所說的話是她的真實意思,那麼這篇文章需要修正。
改變的是中產階級現在可以飛行了。 他們的飛行安全水平 -- 這是一個重要的質量指標 -- 在1958年對於皇室來說是無法獲得的。 而今天相當於1958年飛行公眾的體驗在各方面都更好。 7/
有些事情是強調和意見的問題,但如果作者 @clairemfahy 在她的報導者頁面上所說的話是她的真實意思,那麼這篇文章需要修正。 現實很重要!這篇文章顯示出驚人的輕信和無知。 8/8
有些事情是強調和意見的問題。 但這不是那樣的——現實是重要的! 如果記者 @clairemfahy 在她的頁面上所說的話是她的真實意思,那麼這篇文章需要修正。 8/8
127.6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