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每個人都忽略了這裡的真正故事。
世界銀行在2025年6月將貧困線從2.15美元調整為3.00美元,瞬間使全球極端貧困人數增加了1.25億。這並不是人們變得更窮,而是使用2021年的新購買力平價數據進行的測量更新。
中國的貧困率從80%降至接近零,代表著通過30年的針對性貧困計劃所取得的真正結構性成就。美國的上升則捕捉到了完全不同的情況:在2021-2022年疫情救助結束後,人們掉入了福利懸崖。
補充貧困指標講述了實際的故事。在疫情救助期間,美國的貧困率降至7.8%,但在援助結束後跳升至12.9%。兒童貧困率在2021年至2023年間從5.2%激增至13.7%。3美元/天的門檻是基於世界23個最貧困國家的中位貧困線,代表著基本生存需求,如食物和住所。
將這一相同的門檻應用於美國,意味著你在比較失去兒童稅收抵免和增強失業福利的家庭,與一個旨在衡量低收入國家家庭是否能夠負擔最低熱量攝入的基準。美國的國家貧困線為27.10美元/天,超過國際門檻的九倍。
這種比較特別具有誤導性,因為美國數據測量的是收入,而全球許多數據則測量消費。在擁有信貸和儲蓄的高收入國家,消費平滑意味著收入衝擊不會立即轉化為與那些靠薪水生活的國家相同的剝奪感。
世界銀行知道這一點。因此,他們為中低收入國家發布了4.20美元的單獨門檻,為中高收入國家發布了8.30美元的門檻。但頭條新聞卻抓住了3美元/天的數字,因為它正好引發了這種反應。
兩國面臨的真正動態與這種比較無關。中國通過產業政策和城市化使8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但現在面臨著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和增長放緩。儘管GDP增長,美國底層40%的工資停滯不前,醫療和教育獲取存在結構性差距,安全網的懸崖式下降而不是逐漸減少。
這兩者都是嚴重的問題。將它們進行比較並不能捕捉到這些問題,因為這一門檻是為了衡量世界最貧困經濟體的基本生存而設計的。
熱門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