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ORE不就是另一個OHM嗎?"
畢竟有一些相似之處。
OHM的模型:
• 高APY(8,000%+)→ 吸引質押者 → 價格上升 → 更多質押 → 反射循環
• 在2021年牛市期間有效 → 當增長停止時驚人崩潰
• "去中心化儲備貨幣"的敘述 → 數學在有效時有效,直到它不再有效
ORE的模型:
• 高收益(約130%未精煉,約23%質押)→ 吸引礦工 → 收入 → 回購 → 通貨緊縮 → 價格上升 → 更多挖礦
• 在當前有利條件下運作 → 在持續的熊市中未經考驗
• "完美的價值儲存"的敘述 → 數學在有足夠活動時有效
反射循環結構驚人地相似。兩者都需要持續參與來維持其核心價值主張。
關鍵差異:
1. 收益
OHM:
• 8,000% APY完全以新鑄造的OHM支付
• 零外部收入,純稀釋
• 在沒有無限增長的情況下數學上保證崩潰
ORE:
• 20% ORE APY來自10%的回購(由SOL的挖礦費用資助)
• 130% ORE APY來自10%的精煉費用(由索取者支付)
• 透過挖礦費用流入的真實外部價值
2. 公平發行與風投提取
OHM:早期投資者和團隊擁有優先分配,當他們退出時加速崩潰。
ORE:100%公平發行意味著沒有內部拋售,只有鯨魚和交易者需要應對。
反駁:如果ORE崩潰,我們都會一起被搞砸。公平發行並不保證可行性。
3. 娛樂價值
OHM:純質押,除了數字上升外沒有娛樂。
ORE:具有PVP/PVE的戰略挖礦遊戲,母礦彩票,實際遊戲玩法
但:大多數區塊鏈遊戲都會死去。ORE的遊戲是否足夠吸引人以在沒有價格上漲的情況下持續活動多年?
誠實評估
ORE在每個可衡量的方面都比OHM設計得更好:
• 更低、更可持續的收益
• 來自外部來源的真實收入(SOL費用)
• 消除了內部提取的公平發行
• 反周期機制(在波動期間未精煉的APR增加)
• 透明、可審計的機制
但它有脆弱性:
• 收入需要持續的挖礦活動
• 在不利條件下活動可能減少
• 沒有足夠的娛樂價值來支持多年的熊市
• 尚未有重大網絡效應或Lindy
TLDR:
OMH的結構注定要崩潰。數學上不可能持續。
ORE在理論上是可以持續的,如果挖礦活動穩定在一個收入覆蓋排放的水平,或者有足夠的累積者基礎。
圍繞ORE的真正辯論是"ORE的價值主張是否足夠吸引人以維持活動?"
這正是所有初創企業和商業所問的問題。
我隨便做的這個,@Koirakes,你覺得怎麼樣?
@Koirakes 但老實說,他們有那個協議擁有的流動性,這是一個非常酷的創新。
8.56K
熱門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