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链研社
链研社 已转发
nick最新推文贝森特为什么劝阻川普解雇鲍威尔,几个理由:)联储官员已暗示他们可能在年底前两次降息:鲍威尔不需要被炒也会降息,何必冒险?
2)解雇鲍威尔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投资者会觉得总统干预货币政策,不利于金融系统独立性。
3)法律程序麻烦:鲍威尔可以起诉,而且诉讼可能会拖到春季——恰逢鲍威尔任期的结束。
4)罢免了鲍威尔,没办法保证会迅速确认继任者。根据现行法律,美联储副主席在主席缺席的情况下行使职权。副主席杰斐逊是拜登任命的,也是鲍威尔的盟友。
能看出来贝森特并不是有多支持鲍威尔,而是权衡利弊告诉川普这么做也不一定得到自己想要的,毕竟时间是站在川普这一边,每过一天鲍威尔的任期就少一天。
不得不说,川普身边有贝森特这样的理性成年人


46.63K
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是收网了,SBET 持仓31万枚以上,价值超过 10 亿美金,但这些持仓大部分是自己左手倒右手,小部分从市场购买,持仓 10 亿美金的 ETH 在加密市场上是没办法坐庄的。
所以 SBET 另辟蹊径,用 10 亿美金也能撬动 4000 亿市值的 ETH,最近有很多人因为 ETH 涨了开始鼓吹说是价值发现了,其实关系并不大,并不是基本面改善,而是财团发现了一套印钞机玩法,让我详细解释给你听。
1、在美股买下空壳公司,把 10 亿美金装进美股上市里,通过增发,稀释原有股东。掌握了其中 90% 的流通股,然后说你看我公司净资产都和我持仓的 ETH 一样多了,你还不来买吗?
2、在加密市场上说,美股上市公司开始屯 ETH,公司还有的现金还要持续从市场上购买几十亿美金,那 ETH 还不得涨疯了
3、ETH 上涨了在美股上就好利用发型企业垃圾债来募资了,募他娘的几亿美金,全部用于购买 ETH
最后不仅收获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金的公司,还有几十亿美金持仓的 ETH ,在 SBET 目前市值只有 30 亿左右的情况下,还要 TM 要增发股票募资 50 亿美金,最后一算扣除掉负债,几个月时间净赚他娘的几十亿美金?比川普家的印钞机都更快!
垃圾债券募资比美股上市募资还多就很离谱,和之前的 SPAC 空壳公司炒作类似的,早晚会被监管叫停的,被叫停的话面临的股票就是 50%-70% 的跌幅,ETH 的话可能也会跌回原点,下跌 30%
我也不知道市场这种不理性会持续多久,但这些都是你在参与前就要了解清楚的,这并不是新模式也不是永动机
359.53K
美图拿了和泡泡玛特一样涅槃重生的剧本,美图上市高点 11.96港币,跌了 96%,现在 10.6 港币。按 2022 年最低点 0.46 港币算已经有 23 倍涨幅,泡泡玛特从最低点 8.8 港币涨到 266 港币涨幅 30 倍。
美图月活用户2.66 亿。付费用户1400 万,营收增速 30%,体验了美图 AI 工具在市面上属于 TOP 级别,聚焦解决了电商商品图的问题,提供商品转化率和批量出图的刚需问题,商业化容易。同时又背靠阿里提供的服务器算力资源,构建了一定的护城河,就算后续有公司在算法层面和美图打平,没有算力优势依旧无法撼动美图的地位。
另外美图是中国出海收入的排名一直稳居前 5,冲刺的排名依赖一些海外的爆款功能,AI 换装,写真照之类。长期竞争力需依赖AI生产力工具的全球化渗透及付费转化深化。
美图的护城河在于:垂直场景的刚需解决能力(如电商设计)+ 阿里算力卡位 + 全球化付费深挖潜力。若持续兑现“生产力工具出海”的爆发预期,将有可能复刻泡泡玛特的千亿市值的轨迹


链研社7月8日 20:52
如果你看我推文在 6 月 13 号的时候买入 7.77 买入,现在也有 20% 的涨幅了,美图今年的表现其实比泡泡玛特、小米、蜜雪都还要强,但是讨论的人并不多,美图到底发展怎么样只要看他们的海外收入是否有增长就行了。
美图我是在阿里投资美图后买入的,现在同样被低估的公司还有阿里,被错杀的太严重了,昨晚买入了最后一笔阿里巴巴就建仓完毕了,可以躺平半年,相信阿里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短期有阵痛很正常。

23.14K
链研社 已转发
王川老师这句话受用终生:理解海啸的关键,在于关注和观测深海的地震,而不是岸边无关紧要的波浪。
正好反馈了下面这段推文的核心:大部分投资者盯着浪花去看市场的好消息,只有少数人在监听地壳在浪花来之前就已经埋伏进去了,
显然,关于投资我们必须认识到:地壳深海地震的观测,是第一线原理,其他都是其他!
这段话其实阐述了海啸哲学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看浪花:追新闻、听KOL、跟风买涨;情绪驱动,波动即信号;
第二层:看潮汐:研究数据、趋势、流动性变化;宏观驱动,周期理解;
第三层:看地震:洞察制度变革、技术范式、价值逻辑重构;结构驱动,下注未发生的确定性;
但是真正的“涨潮”,其实是一种系统再配置的机会窗口,你在第几层,就能拿到第几层的收益。
任何大周期回报的投资,都是结构裂变+预判下注+持仓穿越的结果,这就是海啸:海啸不是常态,但海啸是唯一的杠杆,真正能实现“命运阶跃”的投资,一定是在海啸之中完成的。
也就是说:
海啸时刻,就是财富的重新洗牌;站对潮水方向,比任何努力都重要。
37.48K
美国正在利用稳定币和美股重塑其全球金融霸权
数十年来,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看似坚不可摧的霸权地位。然而近几年,地缘政治的紧张、持续膨胀的债务以及金融制裁的“武器化”所带来的反噬,美元逐渐走弱,虽然进程缓慢,但趋势已然显现。
美元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
1、储备地位下降
2、债务持续膨胀
3、金融武器化反噬
现在美国的核心战略依赖于两大支柱:合规的美元稳定币与代币化的美国优质资产。构建一个平行的、技术驱动的美元价值网络,让全球数字经济再次深度绑定于美元生态。链上美元解决流通和支付,链上美股提供优质资产,实际上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铸币权的剥夺。
➤ 第一根支柱:受监管的“链上美元”——将全球需求转化为美债购买力
美国战略的第一个支柱,是将合规的美元稳定币打造为全球数字经济默认的流通媒介。近期备受关注的《Lummis-Gillibrand支付稳定币法案》等关键立法,正加速将USDC这类主流稳定币的发行正式纳入联邦监管框架。
这项立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强制要求稳定币发行商必须将其储备金的绝大部分投资于高流动性的优质资产,其中短期美国国债是核心选项。这意味着,全球市场对数字美元的每一次购买和使用,都将几乎等同于一次对美国政府债务的间接购买。
这个机制为美国庞大的国债找到了一个源源不断、遍布全球的新买家。当亚洲的用户购买USDC用于跨境支付,或者当南美的投资者使用稳定币进入去中心化金融(DeFi)市场时,其法币兑换的资金大部分会流向稳定币发行商,并由其买入美国国债作为储备。据行业专家和部分研究机构(如大西洋理事会)分析,随着稳定币市场的扩张(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数万亿美元规模),这一机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有效缓解数万亿规模的美债发行压力,将外部需求转化为对美国财政的直接支持。
➤ 第二根支柱:代币化的“链上美股”——吸引全球资本的
如果说稳定币解决了美元的“流动性”问题,那么美国战略的第二个支柱则旨在解决“吸引力”问题——即将美国最优质的金融资产,如美国国债和蓝筹股,“上链”代币化,使其成为全球投资者的首选数字储备资产。
以华尔街巨头贝莱德(BlackRock)推出的代币化基金BUIDL为标志,BUIDL基金将高信用的美国短期国债转化为可在区块链上7x24小时进行全球交易的数字代币。这种被称为“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的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全球投资者的准入门槛。
过去,一个普通国家的投资者想要购买美债或美股,需要经过繁琐的开户、换汇和跨境转账流程。而现在,理论上任何地区的任何人,只需拥有一个数字钱包,就能便捷地投资于这些美国核心资产。正如贝莱德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所言:“任何股票、任何债券的代币化是金融的下一代发展方向。” 这种前所未有的可及性,正在形成一个强大的资本吸引力,将全球储蓄高效地吸入美国资本市场。
这两大支柱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一个精妙的、自我强化的资本闭环。全球用户将本国货币兑换成USDC,稳定币发行商随即将储备金投资于美债;而后,用户再使用USDC购买代币化的美股或美债基金。从全球用户的钱包出发,支撑了美国的债务,最终又流回了美国的资本市场。
这个闭环巧妙地绕过了许多传统金融体系中的壁垒和摩擦,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为美元的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美国的核心资产找到了更广阔的全球买家,这不仅是对现有金融秩序的一次升级,更可能是一场决定未来全球金融霸权的归属。



17.88K
pumpfun 的公募=是我秦始皇,给我打钱。
仔细阅读条款连维权的路都给你封死了,又都是中国人参加,名牌来割的项目方不多了。还记得 EOS 这狗逼的条款也是一样
当时他们是这么写的“购买 EOS 代币的投资者不享有任何公司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投票权、分红、赎回权、清算权、知识产权或其他财务及法定权利。代币购买不构成对公司的贷款,也不赋予任何所有权或股权”
可以说一模一样了,pumpfun已经为他们的全身而退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链研社7月11日 12:51
pumpfun 的公募究竟是无脑躺赚的机会还是精心设计的“砸盘”陷阱,投研下来觉得这可能是一次向上 70%左右,向下下跌无限,综合的盈亏比并没那么好的交易。
下面是几点理由
1、榨取流动性时机:Pump. fun 多次延迟上市,最终确定在流动性最充裕的时间窗口,如果项目要坐庄从市场收筹码不用刻意选这个时刻,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一次性最大化榨取价值,而非项目长期运营
2、高估值、高融资背后的接盘问题:公募估值 40 亿美金市值排名在 50 名,6 亿美金募资抛压极大且无锁仓限制,还需要包含投资人、套利资金、项目方自己,有哪几个大庄有信心操纵后能盈利,又需要准备多少资金
3、中国人特供:公募严格排除美国、欧洲等高监管市场,近支持亚洲,有购买力的直接参加公募就好,后续找谁接盘,美国人和欧洲会接盘吗?
4、项目基本面:总营收有 7 亿美金,但收入对比高峰已暴跌92%,面临的问题是 meme 市场快速衰退,和 Pump. fun自己的市场份额也不保,这种情况下按正常能给到 10 倍估值已经很好了,也就是 70 亿美金的 FDV,且项目方几乎不可能考虑分红,市值无法支撑。
37.44K
pumpfun 的公募究竟是无脑躺赚的机会还是精心设计的“砸盘”陷阱,投研下来觉得这可能是一次向上 70%左右,向下下跌无限,综合的盈亏比并没那么好的交易。
下面是几点理由
1、榨取流动性时机:Pump. fun 多次延迟上市,最终确定在流动性最充裕的时间窗口,如果项目要坐庄从市场收筹码不用刻意选这个时刻,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一次性最大化榨取价值,而非项目长期运营
2、高估值、高融资背后的接盘问题:公募估值 40 亿美金市值排名在 50 名,6 亿美金募资抛压极大且无锁仓限制,还需要包含投资人、套利资金、项目方自己,有哪几个大庄有信心操纵后能盈利,又需要准备多少资金
3、中国人特供:公募严格排除美国、欧洲等高监管市场,近支持亚洲,有购买力的直接参加公募就好,后续找谁接盘,美国人和欧洲会接盘吗?
4、项目基本面:总营收有 7 亿美金,但收入对比高峰已暴跌92%,面临的问题是 meme 市场快速衰退,和 Pump. fun自己的市场份额也不保,这种情况下按正常能给到 10 倍估值已经很好了,也就是 70 亿美金的 FDV,且项目方几乎不可能考虑分红,市值无法支撑。
38.69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