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BITWU.ETH 🔆
这两天写东西,明显感觉 Surf 已经逐渐渗透进了我的工作流,
把我原本混乱的资料搜集过程重构了一遍,基本就是一个币圈 GPT 的感觉——
1️⃣搜索:把找资料这事变成了一件“输入即得到”的事
以前要写个东西做个投研,动不动就要开十几个网页:刷推、查链上、找融资轮次、翻项目群,一圈下来起码半小时才能进入状态。
现在打开 @Surf_Copilot 直接搜索栏输入项目名或者你想了解的东西,基本上链上交互、历史动态、资金动向全都整合出来了,而且结构是帮你梳理好的。
2️⃣深度思考:不是堆砌信息,而是引导洞察
Surf 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它不只是给信息,而是会引导你发掘一些重点思路。
在信息聚合的过程中,它会帮你标记链上异动、拉出潜在的热点、把多个来源的信息串起来,进行智能分析,甚至顺手标记了一些值得深挖的点。
对于我们这种整天写推文、看市场动向、随时要捕捉情绪变化的人来说,能节省掉80%的找资料时间,真的缓解焦虑!
3️⃣链上执行:操作变成一句话的事
Surf 还能直接链上执行,算是一个 bonus:你输入简单的操作指令,比如把我XX链上的币卖了换成U,它可以一键帮你完成。
虽然我现在用得不多,但体验了几次感觉这种轻交互还可以,适合碎片时间清理一些任务。等后续再提速优化一下体验感会更佳。
总的来说,Surf很适合当成一个币圈的工作搭子。
我一直觉得,AI 的价值不在于替你做决定,而在于它能让你更专注地做决定。像Surf 和GPT这样的工具,没有代替我思考,但能让我更快进入真正该思考的部分,而不是耗费太多的精力在搜索和整合上。
这个意义,对内容生产者来说,应该是质的变化。AI 最理想的样子,大概就是这样吧!
感兴趣的可以试用一下先:

24.19K
真正的牛市氛围就是你根本就不想卖你持有的资产,大部分人每天看着新高,完全卖不出去!
问问你自己,如果你现在还想卖出,那就还没到真正的牛市!

Bruce J7月23日 00:25
真正的牛市氛围应该是:大家都舒服了、麻了、一觉睡醒又新高、板块一直轮动、群友们冲哪个?快、梭哈、冲啊、人均买牛/开马、看劳斯、提宾利…
而不是现在的:你止盈了,他下车了…
所以现在肯定还没有到真正的牛市阶段
要么还没来,要么刚刚开始
我感觉是后者
至于原因,我晚点再说,出门恰早饭去了
咸饭团,豆腐脑,油条,我来了
12.97K
📍新西兰带娃记 Day7|在教堂、海边和孩子身边,我重新感受到“柔软的力量”
一周的时间其实还是挺快,孩子还在适应,于我而言,却感觉已经慢慢被这个国家的节奏吸引了。
偶尔会生出一种“愿此刻常驻”的幻觉:不急不躁,不疾不徐;有美好的风景、有爱与和平,这种感觉在国内比较难找到;
1️⃣选择权的自由!
如果家人在这边,电脑在手上,每天有那么一些安静的时光,可以让我码字、散步、听音乐、喝咖啡,最好再养几只小猫,就是最大的满足。
比如现在我在海边看着潮水退掉,背后是一片翠绿草地和花圃,周遭却无人纷扰;想写东西的时候,就写一下,不想写了,就靠在这边,看着大海或者草地发呆,也没什么不好。
节奏的自由,其实来自选择权的自由!
很多人羡慕这种数字游民的生活——边工作边旅行,看海发呆、喝咖啡养猫。
但其实这种“松弛感”的本质,并不是“轻松”,或者装的很轻松,而是“选择权”的自由:我今天可以写字,也可以不写;可以走路,也可以坐下。不是时间变多了,而是生活的主动权更多地回到了自己手中。
更多是一种心态的变化!
这边大家很多人都这样,环境可以造就人,所以可能更容易到达这种状态,但是我们在国内其实也可以如此,我们需要更多去思考:我能不能给自己一点选择的余地?
一位兄弟说:这个世界很大,多看看别人怎么生活,我们也有很多可能性。而不受限于工作场地,这可能就是我们这类数字游民最大的好处吧,短暂的安宁,美好的体验,永久的记忆,你可以在记忆里挖掘到最那个最好的自己!
2️⃣万公里的相聚:
上周结束,我想给孩子更多的还是一种体验吧,这边的孩子是如何上学,世界上其他地方和他同龄的小伙伴们都在做什么,也让他看到一种不同的可能性,或许可以在成长的某个关节回想起来,会更多的治愈他的内心。
周末是个很棒的体验,见了一些在国内很难相聚,但是在万公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的好友,这种感觉很奇妙,甚至有点超现实主义,感觉像是平行世界发生的事情一样。
物以类聚,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真诚,就是不可言喻的缘分,在那一刻发生的化学反应。
另外周日带着他去了教堂,学习英语,也感受了一下教会和宗教的魅力;
一上午的时间孩子能坚持下来,我觉得还是从内心觉得欢喜的,英语课程稍微有些难度,他也听不是太懂,但是在交流环节,在引导老师的带领下,偶尔还是能用单词表达一些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还是不错的。
3️⃣信仰的 LOVE AND PEACE:
我很喜欢教堂的氛围,第一次体会这种形式,更多能从心底感受到爱和包容,也大概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东西可以让世界慢慢变好,我们应该从心底去感激这些美好的事物。
好友在教会给我祷告,我也是第一次接受别人的祷告,我想那种感觉还是深受震撼的,我无法形容,但是那个时候从内心流淌出的东西和眼泪,都是真切的出现的,我可能会永远记住那个瞬间,
我突然理解,信仰并不一定是某种固定的神学认同,它更像是一种姿态:在你愿意被世界温柔触碰的那一刻,信仰就出现了。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为无神论者,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地方,或许并不需要强迫自己信仰什么,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就应该封闭我们的内心,更不该封闭内心对善意与神圣的感知。
世界流淌的每一样文化和世界观,都可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想我会永远感谢自己敞开的内心!
多年前我的低谷之时,看到季羡林老爷子的一本散文写着:我心柔软却有力量,我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能够成为这样的人,我们会有自己的认知和感知,但是我们也要做一个敞开怀抱去迎接世界的人,毕竟世界那么美!
愿我们能永远保留这种“被世界温柔触碰”的能力。

8.52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