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Leo Polovets
GP @HumbaVC(深度技術 + 關鍵領域的 $250k-$1m 支票)。聯合創始人 @SusaVentures.🦍
上一篇: 加州理工學院;LinkedIn 的 2 級工程師;谷歌
Leo Polovets 已轉發
您可以在我們的博客上閱讀完整的公告,但我想在這裡多說一點,講述過去18個月發生的事情的背景故事。
在2024年2月底,我把我們的工程團隊召集到一個戰情室。Change Healthcare——美國最大的醫療索賠處理清算所——因網絡攻擊而停機近一周,最終導致他們停機兩個月。
很難向醫療行業外的人解釋停機的嚴重性。近40%的醫療索賠在美國通過Change的平台處理。他們每年處理的索賠總額達到1.5萬億美元——總共150億個索賠。美國的醫療支出每年為4.9萬億美元——占總GDP的18%——這意味著當Change停機時,它處理的索賠大約占*美國GDP的5.5%*。
我們昼夜不停地工作,推出了他們清算所的替代方案,5天後我們成功上線。我們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但其他很多人也是如此——這並不是在私下進行的。我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們在過去6年中構建了一個能夠支持清算所的平台的基礎。
有趣的是,到2024年2月,我們認為我們已經找到了產品市場契合點——我們的EDI處理平台在零售、物流、醫療等多個領域被使用。我們有很多客戶,但即使我們為使我們的EDI處理平台易於使用所做的所有工作,企業仍然需要幾周或幾個月才能啟動,因為每個連接都必須逐一設置。客戶願意付出努力,但這仍然與我從最早的日子就設定的目標相去甚遠。
我一直喜歡Uber的原始使命聲明:'提供像自來水一樣可靠的交通服務,遍及每個地方,為每個人'(它目前的使命聲明——'重新構想世界的移動方式,使其更美好'——是稀釋的企業廢話)。我的目標類似:使企業間交易像自來水一樣可靠。
在我們1月份的董事會上,我說我們2024年下半年的計劃是最終向上“堆疊”一個層次,提供醫療領域的即插即用交易功能——這是目前唯一可以做到的地方,得益於監管強制的交易模式和強大的互聯網絡——通過建立一個清算所。
在停機幾天後,很明顯Change不會很快恢復上線,甚至可能永遠不會。我們加快了計劃,並在週末推出了。
那是一片混亂。在上線後的七周裡,我無法離開鍵盤超過五分鐘——大多數日子從早上4:30或5點工作到午夜。六位數或七位數的交易從初步電話或短信到簽署條款不到一個小時。幾周後,我出去散步,接到了三位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技術官的電話,他們急切希望恢復上線。我們派人到他們的辦公室,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集成和索賠處理。
現在講這個故事很奇怪,因為去年有幾個月我們的世界幾乎完全圍繞Change Healthcare的停機,而自那以後我們幾乎沒有再想過它。他們最終恢復了上線,塵埃落定。沒有我們的客戶在簽約並上線後又切換回去。但與此同時,Change停止了客戶流失——那些準備跳槽的公司,果然跳槽了。
然而,我們的增長只是在加速。上個月,我們簽署的客戶數量是Change停機期間的5倍。Stedi已成為幾乎每個新創健康科技公司的事實選擇——隨著後期健康科技公司和傳統機構在Change停機後重新審視他們的傳統清算所依賴,Stedi的雲原生、API優先平台已成為顯而易見的選擇。
但越來越多的增長是由市場各個領域的GenAI用例驅動的——從全新的初創公司到傳統公司,他們來到Stedi將自主功能構建到現有平台中。我們客戶基礎的三分之一現在由完全原生的GenAI公司組成。
開發團隊在傳統清算所面臨令人沮喪的障礙。傳統清算所是在雲計算之前(在許多情況下,甚至在互聯網之前)建立的,且大多數是通過一系列私募股權收購而形成的,技術棧從未得到協調或現代化。它們僅提供絕對最低限度的過時API——傳統清算所提供的大多數功能無法通過編程訪問。
Stedi的方法是API優先:通過我們的用戶界面可用的每一項功能都可以通過API訪問。我們的理論很簡單:隨著越來越多的軟件方面被自主工作流所吸收,公司將把越來越多的工作負載轉移到提供最佳可訪問性和可讀性的AI代理執行操作的平台上;由於其他清算所不提供以編程方式執行任務的方法,客戶在構建全新工作流時將繼續遷移到Stedi,或者當他們發現現有工作流超出了其他清算所所提供的要求時。
我們有一個單一的問題來指導我們的路線圖決策:這是否使人類和代理與我們的平台的互動變得更容易?這有數十個小改進以及更大推出的伴隨——尤其是我們上週的MCP伺服器和昨天的本地代理。
風險投資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沒有它,花費6年以上時間構建一個平台是不可能的。這輪最新融資使我們能夠加速在工程、產品、設計、業務運營等領域招聘世界級人才。
如果這聽起來讓您興奮,請給我發個消息。
139.61K
VC: 嗨,金融科技創始人!你的客戶獲取策略是什麼?
創始人:我們正在考慮推出一個航空公司。

Trung Phan8月7日 23:35
在2024年,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總共獲得了140億美元的營運利潤(達美航空、聯合航空、美國航空、西南航空)。
這些利潤幾乎全部來自信用卡發卡機構支付給航空公司的積分(每家航空公司的客運業務都是虧損的)。
1%的美國GDP花費在達美的Amex卡上(!!!)而就在上個季度:
▫️ Amex支付給達美航空21億美元(航空公司的全部營運利潤)
▫️花旗銀行支付給美國航空14億美元
▫️摩根大通支付給聯合航空8億美元
所有的計劃都是由商家支付的約2%的信用卡交易手續費浮動而來,去年總共達到1600億美元(在100美元的交易中,信用卡發卡機構收取2美元……通常會給客戶1.50美元作為獎勵/回饋/積分,並保留其餘部分)。
在過去8年中,達美航空和美國航空從銷售航空積分中獲得的收入翻了一番(但這些計劃確實感覺像是面臨著更高的信用卡費用和每個人對貴賓室等候時間失去理智的限制)。
***
完整閱讀請點此:

4.61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