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每個人的時間線都可以暫時擺脫 PvP 或市場波動,因此讓我們花今天的長篇文章來看看古羅馬的借貸。
雖然羅馬人在現代標準下顯得不夠成熟和粗糙,但他們在金融法規方面相對有目的性。這些法規大多圍繞借貸展開,儘管他們也明確區分了存款(可以再抵押)和保管(不能再抵押)。
在借貸方面,羅馬並未免於周期性的金融壓制——在公元前300年代中期,最高利率(fenus uniciarium)被強加。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古拉丁文獻的表述,這個利率不太清楚——它要麼是每年8.33%,要麼是100%,具體取決於報價是按月還是按年。100%似乎更有可能,但我們無法確定。
羅馬人似乎對複利過敏,許多法律中僅授權 perpetuo fenore(單利)條款。事實上,他們在某些情況下明確禁止利息上加利息。因此,按月報價的利率並不罕見,這遵循了當時的希臘做法。在省級層面,我們看到更多的差異,一些省份(如小亞細亞)允許對超過一年期限的貸款收取複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融在晚期共和國和早期帝國下逐漸變得更加複雜,危機期間對利息的禁令不再出現。以 fenus uniciarium 形式的最高利率仍然經常被提出,並且從公元前51年起通常穩定在12%,儘管一些省份有自己的限制。讀者會注意到,2000多年前我們已經進入了熟悉的利率範圍(並且表明了1970年代的普遍金融壓力,當時嬰兒潮一代支付他們的典型抵押貸款)。
在中世紀的歐洲,禧年概念和大規模的債務取消是健康信貸循環的一大障礙。值得一提的是,羅馬人似乎並未參與債務取消,而是選擇了較輕的金融壓制形式,如取消利息或強制支付計劃。共和國時期的一個例子是將未償還的債務重組為3年,立即支付25%的貸款,然後每年支付其餘部分。
在實踐中,晚期共和國和早期帝國的大多數貸款利率似乎在4%到12%之間,除了那些明顯高利貸的情況。當然,這篇文章的大多數讀者可能是 DeFi 用戶,對支付或收取24%、48%或60%的高利率相當免疫(羅馬人傾向於按月計算,因此非複利的利率將是12的倍數,或在尤利烏斯·凱撒引入兩個新月份之前的10)。
一種對 DeFi 來說看起來熟悉的做法是使用信用中介,無論是以非常原始的原型銀行形式,還是個人從一方借款並貸給另一方。還有廣泛使用的“基金會”,這通常是兄弟會或風險共擔組織,會接受捐款並貸出,直到長期但不可預測的支出(如葬禮)支付完畢。
正如人們所預期的,這些中介和基金會之間的風險回報定位存在很大差異。我們有許多記錄的案例,其中6%和11%的利率在同一時間和地點共存,這可能歸因於貸款人及其典型交易對手的風險承受能力。
當然,晚期共和國的財富和早期帝國的穩定不會永遠持續。最終,金融惡化為中世紀政權的拼湊,這些政權不得不重新發現羅馬人開始發展的金融複雜性。

DeFi 的處境與那些晚期中世紀的部長和金融家相似。它渴望並願意進行實驗,但通常已經忘記了之前的所有教訓。這意味著這些教訓必須被重新發現——上個月與 Stream 和 Elixir 的災難就是一個例子——即使真正新的金融工具形式正在被創造。
2.14K
熱門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