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至主要內容
行情
掃鏈
追蹤
信號
牛人榜
兌換
資產
邀請計劃
更多
產品
DeFi
市場
洞察中心
Eco Hub
安全中心
開發者中心
DEX API
探索 DEX API
DEX API 文檔
API Key 管理
區塊鏈瀏覽器
X Layer
探索 X Layer
X Layer 瀏覽器
跨鏈橋
開發者文檔
測試網水龍頭
GitHub
DApp 連接錢包
Boost
X Launch
參與 X Launch,搶先賺新幣
Giveaway
完成指定任務,領取空投好禮
交易賽
交易熱門代幣,衝榜贏大獎
獎勵中心
領取獎勵和空投
預警
語言
貨幣
下載 OKX Wallet
Web3 指南
公告
返回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Latinoamérica)
Bahasa Indonesia
Français
Deutsch
Italiano
Polski
Čeština
Română
Português (Portugal)
Português (Brasil)
Українська
Español (España)
Nederlands
العربية
日本語
Norsk (bokmål)
Suomi
Svenska
返回
返回
使用教程
學院
幫助中心
發現功能使用指南
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Hosico
-1.62%
USELESS
+12.79%
IKUN
+0.51%
gib
-12.73%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Bonk
+0.5%
ALON
+2.2%
LAUNCHCOIN
+16.3%
GOONC
-3.2%
KLED
-18.3%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BOOP
+0.7%
Boopa
+2.9%
PORK
+16.22%
主頁
Rui
HashKey Capital、Travel、Foodie、Crypto #Binance 的主廚用餐官
查看原文
Rui
10 小時前
撇開幣價的漲跌,ATH的DAT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機制: 這個盤子有3種資產:幣,DAT股票和積分 玩家有4種:幣持有者,股票持有者,積分(算力提供者,提供服務賺幣),企業客戶(付幣獲得服務)。 之前的商業模式很簡單,算力提供者給企業客戶提供服務,通過幣結算。 正常的DAT模式則是基金會買幣,幣價值高則DAT股票值錢,有人買單就繼續賣股票融資買幣。 在Aethir的模式下多了一個算力的概念,代幣不直接和DAT股票掛鉤,代幣和算力掛鉤,算力和股價掛勾。這個玩法的前提條件是算力生意能一直火熱下去,ATH作為算力市場能穩定抽成。 滿足這些前提條件下,在上行週期中,基金會給DAT提供20%贈款吸引現金投資人,相當於如果用現金來買算力,基金會會送20%的額外股票放大NAV,給購買者降低成本。更高的股價對應更高的算力,因為有20%的免費股票用戶會更偏向於現金來買算力。因為算力更高帶來的業務更多,基金會能夠抽20%的平臺費,這部分錢就相當於基金會出錢送現金購買算力的用戶額外的股票。更高的股票意味著更高的NAV,則拉動用幣參與的用戶帶來幣的現貨買盤。 在下行週期中,企業客戶在算力租賃的業務裡面支付的是ATH的幣,這個拋壓的部分會被DAT贖回,對沖拋壓。通過股票公司持有的代幣轉化成公司的收入,DAT公司再把算力租賃出售獲取現金流。所以只要企業客戶存在,DAT就是掙錢的慢慢用收入防止代幣崩盤,並慢慢把折價拉回。 鎖倉代幣的持有者會獲取股票,相當於把解鎖的拋壓轉嫁給了股票,股票背後是能產生收入的算力,算力提供者本質上是和代幣持有者是站在一起的,因為算力提供者依靠這個網絡賺錢。鎖倉代幣用戶出幣,算力提供者出算力,投資者出錢一起換成股票。代幣沒有瞭解鎖壓力更容易拉盤,算力提供出錢又出幣,能和網絡綁定的更深,基金會拿出了一部分收入作為整個系統的基本盤。從邏輯上來說是三贏的。 那麼風險點在哪兒:其一是業務如果不足預期,拿出來的蛋糕不夠大或者壓根無法持續提供20%的贈款,沒有新的買盤進入整個系統會很危險。其二是幣價崩盤,當代幣投資人拿出來的幣的價格和機器的價值不匹配的時候,提供幣的人會比提供機器的用戶多,股票就要面臨短期壓力了。所以維護好對企業客戶的收入和幣價是團隊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應該是最近見過最合理且有博弈點的DAT了,相比於單純幣股DAT好太多,值得看看後面的表現。
7.23K
29
Rui
9月29日 17:18
FF這個所有空投都鎖,就BuidlPad不鎖倉嗎……… 只能說BuidlPad牛逼…議價權太強了
25.86K
81
Rui
9月29日 09:25
從Echo到Kaito到Buidlpad基本覆蓋了Crypto一級項目的生命週期: 1. 去中心化程度上Echo完全無許可,Kaito粗審核,Buidlpad則是極端審核制。 2. 賺錢效應上Echo拼眼光求暴擊,Kaito充滿博弈,Buidlpad則是靠品牌效應穩定理財。 3. Echo沒有Marketing效應,Kaito能帶來關注,Buidlpad則是製造Fomo。 這三個平臺都是去年底今年初走入大眾的視野,算是對一級市場/VC一次大的革新~
17.26K
94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