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需要對於在加密產業中所謂的「機構」有一致的理解。 這可能是當今最具混淆性的概念——沒有清晰的定義,很難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討論這個產業的未來走向。 在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前,我在紐約花了兩週的時間,與一些真正的機構——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會面。 而且非常明確:他們將推動這個產業的下一階段增長。 每個人都在談論下一個十億用戶和將進入這個領域的下一個數兆資產——這些資產必然會通過他們進入。 然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我不斷聽到人們談論「機構」,但他們實際上指的是加密公司。 最好的例子是一位協議創始人在他自己的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他花了10分鐘討論產業的「機構化」……卻只展示了一張包含加密交易所和保管機構的幻燈片。 那不是機構化。 要明確的是:真正的機構化才剛剛開始。 目前只有少數銀行或企業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做出任何有意義的舉措——我今天早上正與一個DeFi協議團隊討論這一點。 如果我們希望這種機構化真正發生,我們需要在談論時保持精確。 真正的機構化是當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對沖基金、企業、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開始使用加密貨幣、提供加密服務或將加密基礎設施整合到他們的運營中。 那時,這個產業將從自我參照轉變為成為更廣泛金融系統的一部分。 加密公司是關鍵的建設者——但他們在傳統意義上並不是「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