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森·道格拉斯和喬納森·鄭在《華爾街日報》上 -- 貿易戰並沒有改變中國。 事實上,中國的經濟比301條款案件首次啟動時更加不平衡,對出口的需求依賴程度也更高。 1/
開放貿易未能成功地使中國的政治體系自由化。 如果有的話,更受限的貿易反而使中國更加堅持其以製造為主的、將資本引導至工業的模式。 2/
美國當然也發現了一場供應鏈戰爭——雖然更多是通過其對設計(如晶片設計)的控制,而不是對實際生產的控制(考慮到即使是高科技的美國製造業也普遍疲弱) 「晶片戰爭」不僅僅是一本書的標題! 4/
但美國並未將其作為全球經濟需求供應者的角色武器化,間接影響中國經濟——部分原因是中國在零部件供應方面的主導地位,部分原因是最終組裝在亞洲其他地區,因此到目前為止,美國的關稅對中國的整體經濟幾乎沒有影響。 5/
當然,美國並沒有特別的意願去採取一套會限制整體美國需求的政策,這一現實也起了作用 -- 6/
我認為在這個階段,期待中國改變其模式並不是一個現實的目標。美國(或G-7)可以努力的方向是試圖使他們的經濟免受中國內部政策的負面影響 8/
& 最終使中國更難通過依賴外部需求來抵消內部疲弱的增長模式來增長——但這需要一種協調和共識的程度,而這在G-7內部至今一直缺乏 (+ 美國缺乏的清晰度)
@joequant 所以別再給我講中國如何致力於自由貿易和多邊規則的課程了。 只有出口而沒有進口,這樣的貿易體系可不會讓人感到快樂。
26.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