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談談「親屬關係」。具體來說,是民族的那一種。在社會科學中,有一個不光彩的秘密,就是人們偏好自己的同類,這是最具可重複性的發現之一。這一點在每個民族、每種文化中都得到了重複驗證。以下是一些發現 👇🧵
肯尼亞(多個部落):Habyarimana 等人(2007)發現,在坎帕拉的同族人成功合作的可能性是實驗遊戲中其他人的 2 到 3 倍。
一項對77項研究的綜合分析發現,這種同族偏見在各大洲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瑞士(2017年),研究人員「遺失」了17,000個錢包。當身份證上的名字與尋找者的族裔相符時,錢包被歸還的可能性提高了2到5個百分點(在德語區的州,德國名字與土耳其名字的比較)。
多樣性的缺點:在美國,羅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2007)發現,族裔多樣性會降低對鄰居的信任,減少慈善捐贈,並降低對福利支出的支持——即使在自由派中也是如此——因為人們對於向被視為外群體的重新分配的意願降低。
這甚至在大腦中顯示出來:fMRI 研究(例如,Van Bavel 等,2008;Cheon 等,2011)顯示,對於親屬識別(杏仁核、島葉等)而活躍的相同大腦區域,對同族面孔的反應比對其他種族面孔的反應更強烈。
簡而言之,族裔偏好效應似乎在研究者所觀察的每個地方都存在——小型社會、現代國家、實驗室實驗、實地實驗、歷史數據和腦部掃描。
7.5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