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人工智能(AI)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各个行业,其深度集成和广泛应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论是 Web2 还是 Web3 都对 MCP 寄予了巨大的期待。但 AI 从简单的对话窗口的“全知”发展到能处理各种问题的“全能”,中间需要模型能力本身的提升、需要更强的规划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教会 AI 如何稳定使用能接触到的工具。然而,当 AI 模型,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LLM),试图与外部世界——海量的数据源、多样化的工具集以及复杂的系统——进行交互时,一个核心的挑战浮出水面:如何建立一个标准化、安全且可信的通信桥梁?缺乏统一标准不仅导致了开发效率的低下,更在数据隐私、操作安全和结果可验证性方面带来了巨大风险。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Anthropic 提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应运而生。模型和外部服务商之间不必再单独开发两者间的链接。通过行业统一的接口,模型和服务商仅需要接受协议标准,就能让不同生态的应用以及不同架构的模型都直接连接,信息和智能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流动。这为 AI 的互操作性描绘了新的蓝图。
尽管插件已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工具生态,但仍旧是一个封闭在 OpenAI 体系内的工具,有很高的审核门槛,同时插件的说明文档样式并不统一,在使用时仍旧会存在不稳定的问题。
为此,Anthropic 于 2024 年 11 月开源了 MCP 协议,通过为行业不同厂家、不同结构的大语言模型提供统一的与外部真实世界同频的接口,让所有的应用都有机会变成更大的智能系统的一部分。MCP 标准化了模型与工具之间的交互,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MCP 服务器会公开一组工具接口并提供统一描述,MCP 客户端可在运行时查询可用工具并调用。其优势在于极大地简化了跨模型、跨工具的集成成本,理论上只需一次对 MCP 协议的适配,就能使用任意兼容的工具。MCP 的最大优势是极大的降低了系统连接的工作量:过去如果 M 个服务要和 N 个数据源连接,一共需要进行 M×N 次接口开发,但通过 MCP 协议,只需要进行 M+N 次连接就能构建一个完整稳定的服务。这也是 MCP 生态得到认可并快速接入大量服务的原因。

热门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