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與 @LynAldenContact 的訪談中,她闡述了為什麼財政列車從高位放緩,但並未停止。 她還解釋了為什麼持續的赤字迫使美聯儲結束量化緊縮,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開始擴大其資產負債表 ↓
財政主導是新的常態 ➤ 即使在非衰退環境中,赤字仍然保持在GDP的6-7% ➤ 關稅可以減緩這一趨勢,但無法阻止它 ➤ 大規模的結構性赤字使名義GDP高於大多數人的預期 財政政策,而非美聯儲,仍在引導這一周期
美聯儲的工具正在失去效力 ➤ 提高利率影響的是私人借款者(銀行貸款),而不是政府支出 ➤ 更高的利率實際上通過利息支出增加赤字 ➤ 貨幣工具是為銀行驅動的通脹而設計的,而不是為財政通脹而設計的 當通脹是財政性的時候,美聯儲和利率的影響力就大大減弱。
資產負債表的回歸 ➤ 隨著儲備變得稀缺,量化緊縮即將結束 ➤ 美聯儲可能會從減少轉向輕微的資產負債表擴張 ➤ 預期會購買國庫券,而不是長期的量化寬鬆 資產負債表的增長 = 對市場的靜默流動性助力,但這與量化寬鬆的規模和持續時間(國庫券與票據/債券)相去甚遠。
@LynAldenContact 同時,貶值交易正在演變中 ➤ 持續的法幣貶值使「硬資產」保持活躍 ➤ 黃金在經歷了一次史詩般的上漲後,短期內可能達到頂峰 ➤ 比特幣可能會重新出現,成為高波動性的貶值對沖工具 這個循環並沒有結束,只是在旋轉。
大局觀要點 ➤ 財政主導 > 貨幣控制 ➤ QT 結束意味著輕微的流動性順風回歸 ➤ 美聯儲可能很快擴大其資產負債表,但這不是 QE ➤ 通脹是結構性的(財政),而非循環性的(銀行貸款) ➤ 硬資產仍然是最終的防禦
@LynAldenContact 查看完整集數及更多內容如下!↓ ➤ YouTube 🎥: ➤ Apple 🎙️: ➤ Spotify 🎙️:
2.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