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了幼兒之前,我讀了一些育兒書籍,書中指出告訴幼兒「不要做X」對他們來說很難理解——他們真的只是專注於這句話中的「做X」部分。 所以你應該告訴他們要做什麼,而不是不要做什麼。這樣更符合發展階段,並且會導致較少的不當行為。 「不要抓貓的耳朵」->「用開放、柔軟的手跟貓互動」 「不要舔地板」->「我們可以用腳和手觸碰地板」 等等。 我覺得這聽起來很奇怪且違反直覺,似乎有點過於放任?難道他們不需要學會直接的「不」嗎? 但經過幾個月的實際幼兒育兒經驗,我發現這個原則對我孩子來說完全正確。就像說「不要做X」對他來說施加了一種魔咒,使他 obsessively 和反覆地 *做X*。而將我的語言/指示轉向他可以做的事情,感覺就像是一個逃生口。 曾經感到違反直覺的事情,現在對我來說非常直觀,並且在我與他的互動中慢慢變成了第二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