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舊金山和紐約的文化與行為有三個主要原因(來自一位在這兩個地方生活、工作和籌集資金的22歲年輕人): 1. 成長環境。如果你在舊金山附近長大,你很可能是在獨立的單戶住宅中長大的,全年陽光明媚,家裡有車。大學生活很有趣,之後你幾乎不會離開這個泡沫。當你22歲時,你和朋友們住在一個合租房裡,快速賺錢(尤其是科技行業),每天點外賣。你永遠不會真正長大。 紐約則把你扔進深水區。我遇到的大多數來自紐約的人都是在狹小的公寓裡長大的,冬天嚴酷,流浪漢隨處可見。你乘坐公共交通,看到各種各樣的人。即使你住在皇后區,你仍然需要進入曼哈頓,直面中央公園的收入差距。加州讓你可以躲避“壞地方”。而紐約則不允許。 2. 網絡。在舊金山,每次互動都以“你在做什麼?”開始,在他們知道你名字之前。這是默認的交易性。你被評估為聯合創始人、投資者或無關緊要的人。聯繫是基於效用和速度建立的——去任何風險投資活動就像《飢餓遊戲》,爭奪投資者的注意力(“快速行動,打破常規”的態度滲透到社交互動中)。 紐約強迫交叉傳播,但也有層次化的網絡。交易是在彼此信任了幾十年的商業夥伴之間達成的,直到你真正和某人建立了關係,你不會請求天使投資。面對面見面真的就是為了瞭解他們,而你在那一刻並不在爭奪他們的注意力。金錢、介紹和其他一切都發生在互動之間。有時這感覺“網絡化”——假裝的企業笑聲和客套話確實存在,但即便如此,這裡也比與潛在聯合創始人的“快速約會”更有深度和真誠。 3. 導師。這是最大的差距。舊金山年輕且對等級制度過敏。這聽起來很自由,但留下了真空。大多數年輕創始人依賴於同齡人,沒有長期的指導或學徒制。你會因權力而感到興奮,覺得自己無所不知,因為你周圍的每個人都處於同一生活階段。 但你20歲時知道什麼呢? 即使人們確實尋求年長的導師,他們也會與那些著名的創始人和投資者形成寄生社交關係,這些人的文章和推文成為了福音。這就是單一文化形成的方式。 紐約仍然有層次。有時這表現為企業等級制度和舊金錢,這有其問題,但觀察這些層次教會你謙遜、紀律和思想的多樣性。你直接與40、50、60歲的人見面和工作,他們不在乎在推特上是否酷,但他們建立了公司,經營了機構,並經歷了經濟衰退。有時這是戰術建議,但最重要的是,它教會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最具形成性的時刻是在紐約市。那是我真正成為一個功能性年輕成人的地方。 我有從20多歲到70多歲中期的導師。他們教我如何籌集資金和構建產品,當然,還有如何舉辦茶會,烘焙自己的咖啡豆,分辨50美元和5000美元的葡萄酒之間的區別。我們花了幾個小時討論藝術是如何策劃和評估的,以及在冷戰時期做生意的感覺。我的一位導師創造了AMEX Cobalt Card。另一位則保存了從泰坦尼克號上找回的畫作。 當時我對這種豐富感到理所當然,但回想起來,這就是我擁有獨立思考能力並能欣賞我工作領域之外事物的原因。我對我在那裡的時光無比感激。 我看到最近關於舊金山充滿“奇思妙想”的所有梗,就像一個無盡的大學校園。起初很有趣,但這讓人感到疲憊。這就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