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Ripe
2015 年入圈,見證多次牛熊輪迴 | 只做確定性梭哈 🎯
一次交易,定生死 🎯 | 高風險,高回報 🎯 | 只賭最大確定性的一手,你懂的。
$nema 項目點評 :jup臺子的第一個ai項目
項目背景是前 $worm 的同一個dev worm去年老玩家應該都知道最高拉了100m市值 看看1.5M-1M能不能接到 最近盤子節奏都很慢 第一波走完起碼洗十天半個月有的是機會上車,



Project Nema7月30日 20:30
是時候了。$NEMA 將於今天,星期三晚上 9:30(美東時間)通過 @jup_studio 發佈。CA 將在我們的 TG () 和 X 帳戶上分享。詳情 🧵
6.16K
$rogo 和最近的 #urnus 天王星都符合這樣的結構和思路,很多時候我在一級80%的時間都是在找強莊控盤的標地 然後再把這80%的時間用在那20%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每天在 PVP, 去年那種傻錢熱錢多的打法在今年這個市場早已經不適用 再次重複這句話:誰控制了籌碼,誰就控制了流動性,誰就控制了價格

Ripe7月28日 15:10
一眼看過去前排全是車頭 看不到任何莊的影子
整個推文全部在喊 這種幣千萬別買,買了整個盤子送給你
當下流動性博弈的市場 已經不是trump 之前那個市場 講的已經不是敘事 而是陰陽謀 而這一切本質的本質都指向一件事——籌碼結構
現在是一個資金存量博弈+籌碼結構碾壓的深水局
誰控制了籌碼 誰就能控制流動性 誰就能控制價格
在一個增量消失、結構橫行的市場裡,
不是你選項目,而是項目在選你當接盤俠。
看不懂籌碼結構,那你就是劇本裡的提款機
說的直白一點 不要看敘事是什麼 現在不是Trump發幣前那種全民情緒高潮,傻錢多、熱錢涌的時代 而是看前排都是什麼人? 整個盤子籌碼被前排控制了多少 敘事是用來引人關注的,籌碼才是決定這個盤子能走多遠,
不要碰沒人控的盤:一盤散沙的項目,沒人會拉,大家都在等誰先接盤 沒有莊就意味著沒人負責控盤 沒有控盤就不會有設計好的擡轎出貨路線,你買進去的那一刻,便是他們套現離場的瞬間
4.75K
其他平臺幣最近都相繼拉盤了 這個小兔崽子最近也在暗示有新動作 平臺最近又成立了一個新賬號可能是新的玩法 @believefndn
這裡重點說下平臺上的新標地 $orgo 籌碼結構鎖倉50% 實際流通只有一半 而且這一半籌碼據我這幾天的持續觀察 全部控制在莊手裏、(fartcoin Pnut goat 幾個莊聯合做莊)可謂是控得死死的、從7.22號上線以來最高10m後就一直在4m-8m 震盪吸籌、這樣的籌碼結構我是非常喜歡的、有莊的盤才會有空間、別扯什麼敘事、敘事再好沒莊也只是一盤散沙、


Ben Pasternak17 小時前
信念在尚未流行時最為強大。
相信某些事物。
13.71K
一眼看過去前排全是車頭 看不到任何莊的影子
整個推文全部在喊 這種幣千萬別買,買了整個盤子送給你
當下流動性博弈的市場 已經不是trump 之前那個市場 講的已經不是敘事 而是陰陽謀 而這一切本質的本質都指向一件事——籌碼結構
現在是一個資金存量博弈+籌碼結構碾壓的深水局
誰控制了籌碼 誰就能控制流動性 誰就能控制價格
在一個增量消失、結構橫行的市場裡,
不是你選項目,而是項目在選你當接盤俠。
看不懂籌碼結構,那你就是劇本裡的提款機
說的直白一點 不要看敘事是什麼 現在不是Trump發幣前那種全民情緒高潮,傻錢多、熱錢涌的時代 而是看前排都是什麼人? 整個盤子籌碼被前排控制了多少 敘事是用來引人關注的,籌碼才是決定這個盤子能走多遠,
不要碰沒人控的盤:一盤散沙的項目,沒人會拉,大家都在等誰先接盤 沒有莊就意味著沒人負責控盤 沒有控盤就不會有設計好的擡轎出貨路線,你買進去的那一刻,便是他們套現離場的瞬間
8.19K
某個幣上漲幾百倍,核心邏輯永遠是背後有資金、有強莊、有籌碼控制、有預謀的宣發節奏,而不是靠哪個大V隨口一喊就飛天
大V喊單,只是他在為自己的倉位做營銷。他喊的時間點,大概率不是剛發現機會,而是已經建完倉,等著市場接力。而你看到的所謂“神預言”“牛逼喊單”,不過是他埋伏後做出的輿論推動,而幕後真正運作這一切的力量,資金與莊家
但是很可惜,市場SB韭菜實在太多。哪怕幣已經飛了幾百倍,他們還是會回頭說:你看,這大V真牛逼,是他喊起來的,於是,把所有的漲幅歸功於喊單的這個人,然後開始造神、封神,彷彿幣的上漲,不是資金推動、不是強莊控盤,不是籌碼博弈,而是靠一個人的幾條推文和一張嘴喊上去的。
講真,這種說法不是蠢,是極致的蠢
這不是行情覆盤,而是智力下線,是幣圈的群眾性幻覺和集體無腦高潮,他們看不到鏈上數據,看不懂資金流,看不穿背後的劇本,只會在價格飛起來之後,倒回去找那個大V的嘴來補一張因果圖,然後自嗨式膜拜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誤判了,這是幣圈的95%以上的個人崇拜主義病態在發作
為什麼韭菜喜歡把漲幅歸因於大V?
1.懶得思考,喜歡簡化歸因
理解一個幣從0.01U漲到0.3U背後的邏輯,需要研究資金流、籌碼分佈、流動性深度、項目週期、宣發節奏,但大多數人沒這個耐心,也沒這個能力。他們更願意相信漲了是因為某個大V喊了,簡單粗暴,邏輯閉環,腦子不累
2.神化一個人,才能逃避自己沒能力
這種個人崇拜的背後,其實是群體在逃避責任,如果我虧了,我就來罵你 因為你喊過,如果我賺了,那是大V牛逼,無論盈虧,都和我無關,我永遠是無辜的信徒,而正是這種只信人、不思考、逃避責任的投資方式,讓幣圈一次次形成神-信徒-接盤俠三角結構,完成週期性地收割與再生,哪怕是極度毫無邏輯,也敢 all in,因為神喊了,神上車了,我只負責跟就行,這種行為,說白了就是把投資當成宗教,把喊單當成神諭
15.27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