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Bowen Wang
構建開放的 Web @NEARProtocol
@NEARProtocol 的超能力之一是其超輕量級的節點基礎設施。在 NEAR 主網上同步一個區塊驗證者只需 7 分鐘,運營成本約為每月 27 美元。
這是 NEAR 無狀態驗證的一個主要解鎖。無懈可擊的狀態轉換是加密貨幣的核心(區塊鏈最終只是狀態機)。但狀態龐大且存儲效率低下。NEAR 的無狀態驗證意味著驗證者可以證明一筆交易屬於先前的狀態,而無需在本地維護整個分片的狀態。
這種輕量級設計帶來了一系列好處:
- 減少支持更去中心化網絡的運維需求
- 通過確保所有狀態訪問都在內存中,降低存儲操作的燃氣成本
- 使每個區塊都能進行驗證者輪換,以確保安全性
每次 NEAR 協議升級和產品發布實際上都是一系列非常複雜的低層技術改進。感謝有機會與 @tw_tter 在 @epicenterbtc 深入探討 NEAR 的創新。

Epicenter Podcast7月18日 06:03
🚀 新一集 🚀
擴展代理互聯網
@tw_tter 與 @bowenwang18,Near One 的協議負責人,聊聊區塊鏈擴展、人工智慧,以及 @NEARProtocol 如何為 AI 原生應用和代理經濟奠定基礎。
《注意力即一切》,由 Illia Polosukhin 於 2017 年共同撰寫,為我們近期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突破之一奠定了基礎。一年後,Illia 創立了 Near AI,後來成為 @NEARProtocol。
他們是超越時代的先知,儘管人工智慧在成為可行產品之前還需要幾年時間,但擴展數據庫的經驗後來在區塊鏈世界中證明是有價值且適用的。
因此,@NEARProtocol 成為第一批實施執行層分片、異步執行和無狀態驗證的區塊鏈之一,將最終確認時間縮短至 1.2 秒,區塊時間為 0.6 秒。
別忘了轉發並關注 @epicenterbtc!
本集討論的主題:
0:00 - 介紹
3:30 - Bowen 的背景
4:47 - Near 從 AI 轉向區塊鏈的過程
8:26 - Near One 的角色
9:13 - Near 的技術堆棧升級
13:39 - 優化網絡架構
17:08 - 無狀態驗證與區塊傳播
21:10 - 分片與異步執行
29:12 - 分片之間的消息傳遞與分片「平等」
35:51 - 實施無狀態驗證的挑戰
41:05 - 受益於 Near 最終確認速度的應用
44:18 - 基於意圖的基礎設施
47:10 - Near 上的 AI 用例
52:27 - 擴展 Near 的生態系統
54:43 - 開發挑戰
57:55 - Near 的願景和目標
49
在這裡重新分享我在 @NEARProtocol 治理論壇上發表的一些關於通脹減少的想法:
當主網啟動時,通脹設定為 5%,並不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個數字是最佳的,而是因為我們預期會有大量的交易費用被燒毀,最終的淨通脹會在 2-3% 之間。
這並沒有發生,部分原因是我們在主網啟動後不久將燃氣價格降低了 10 倍,以使交易更便宜,更具吸引力,吸引用戶和開發者。事實上,我們看到便宜的交易促成了像 @SweatEconomy 和 @CosmoseAI 這樣的優秀用例,擁有數千萬的活躍用戶。
現在,高通脹不斷累積,對生態系統的增長不利,並使得建立有吸引力的去中心化金融應用變得困難,因為無風險的質押收益率超過 9% APY。
我們應該立即改變這一點,以實現生態系統的長期可持續增長。
19.94K
較低的通貨膨脹將加強 NEAR 的代幣經濟學並激發 defi 的增長。驗證者們,是時候投票了!

NEAR Protocol7月3日 01:28
驗證者們,讓你們的聲音被聽到。
上周,@hotdao_ & @linearprotocol提議將$NEAR通脹率從5%→降至2.5%。
可持續性、長期經濟以及我們如何獎勵參與網路的方式都會受到影響。
2/3 必須說YES才能通過。
分叉到不受控制的通貨膨脹。
現在是投票的時候了。🗳️
更多信息👇的資源
- 如何投票
- 常見問題
- 分享有關驗證者激勵的反饋

6.33K
賈斯汀說得好。具有正確參數的尾部充氣是最有意義的,降低通脹將進一步加強NEAR的經濟性和可持續性!

Justin Bons2025年6月26日
NEAR 具有接近理想的經濟設計!
將通貨膨脹率降至 2.5% 的最新提案正是 NEAR 所需要的
所以,請投贊成票,多付錢是沒有意義的
最終,決定權在利益相關者手中,這是理應的;那就是去中心化!🧵
這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而不是開發者代表其他人從象牙塔中決定經濟政策!
NEAR的經濟設計因其低尾部通脹+費用銷毀模型而非常出色,就像ETH、SOL和APT一樣。該提案將使通貨膨脹更接近這些鏈條
尾部通脹與上限通脹
我已經能聽到那些反對者提到供應上限模型,就像在BTC、ADA和SUI中一樣。然而,在我看來,這種模式是不負責任和危險的。將鏈的安全性押注在總會有高額費用的假設上是魯莽的,尤其是當到目前為止其中一些鏈上沒有出現大量費用時
即使它允許一個更容易理解和吸引人的經濟敘述,但這並不能解決其缺陷和固有的劣勢。由於尾部膨脹 + 費用銷毀在所有情況下都是一種更好的模型:
情景 1:在經濟活動低迷的情況下,由於尾部膨脹,鏈保持安全
沒有通貨膨脹,鏈條就會不安全!
情景 2:在經濟活動旺盛的情況下,供應可能變得“通貨緊縮”
使其比固定的供應鏈更稀缺!
或多或少的通貨膨脹?
無論上述模型如何,我們接受的任何通脹數位都會對驗證者數量(去中心化)產生影響。但是,由於在 NEAR 的案例中,驗證者數量有限(265 個),因此我認為這個數位根本沒有受到影響。它很可能會減少這些驗證者背後的委託人的數量,因此這是對該提案的最佳反駁
事實是,像大多數其他鏈一樣,NEAR為安全性付出了巨大的高昂代價,這對代幣持有者造成了長期的傷害,而且對在現實世界條件下使鏈實際上更安全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就個人而言,我會更進一步,以低於 2% 的通貨膨脹率為目標;然而,考慮到最近發生的事情,SOL 和 SIMD-0228 未能通過。以更保守的變革為目標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因為在“權益屋”治理升級后,我們將能夠更容易地再次降低通貨膨脹
結論
經濟設計至關重要,因為它始終是在保持價值、去中心化和安全之間小心翼翼地平衡的行為。
加密貨幣有很多東西:一個應用程式的平臺,一個貨幣和一種價值儲存。結合這些屬性是制定理想區塊鏈設計的關鍵
NEAR 在做出正確的權衡方面做得很好;這項最新的提議只是進一步證明瞭這一事實
使 NEAR 不僅成為世界上最具可擴展性的區塊鏈之一,而且還通過採用一種經濟設計來反映對這種困難平衡行為的深思熟慮。NEAR 的定位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相關性!🔥
22.56K
Bowen Wang 已轉發
在社區進行大量討論后,HOT 提出了將 NEAR 通脹率降至 2.5% 的提案
我支持這個提議。
較低的通貨膨脹率可以更好地將 NEAR 定位為 AI 的價值儲存手段
再添加幾個原因:
- NEAR 不斷創新,將交易價格保持在非常低的水準,同時成為交易數量最多的區塊鏈。
- 高質押收益率有效地提供了“無風險”回報限制了DeFi的發展。
- House of Stake 正計劃為長期與網路保持一致的參與者提供替代的質押和賺取方法,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和治理能力。
同樣重要的是要記住,產生NEAR需求的新方式需要從Intents收取費用。
看到 NEAR 經濟學的發展令人興奮,我期待著投票!
66.72K
我想親自支援 @hotdao_ 提出的將 NEAR 的通貨膨脹率降低一半的提案。自近五年前主網啟動以來,NEAR 的代幣經濟學一直沒有變化。當時,最高通貨膨脹率設置為5%,因為我們希望NEAR能夠得到足夠的使用,並且有足夠的交易費用被銷毀,以便實際通貨膨脹率下降到2-3%的範圍內。現實情況是,NEAR 變得如此便宜和快速,在過去的一年裡,只有 0.1% 的總供應量被交易費用燒毀,這使得實際通貨膨脹率為 ~4.9%,這不是我們一開始想要的健康代幣經濟學。
我確實認為現在是轉向更健康、更可持續的代幣經濟學的時候了。這個提案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良好第一步。一旦 HoS 完全建立起來,它將定期對 NEAR 的通貨膨脹進行審查,並在必要時呼籲投票進行調整。
我知道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但無論你是支持還是反對這個提案,請投票

HOT Protocol 🔥2025年6月24日
🔥 我們已提交一項提案,將 NEAR 的通貨膨脹率從 5% 降至 2.5%。
這一變化旨在使 NEAR 在長期內更具可持續性,支援代幣價值,並更好地協調整個生態系統的激勵措施。🚀
🔗 提案連結:
🗳 驗證者可以在這裡投票:

20.14K
中心化 AI 很棒,直到您意識到您不擁有任何東西:數據、模型、治理都掌握在某個中心化實體手中。
我一直是一個快樂的 ChatGPT 使用者,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我為模型注入了多少想法。它已成為我進行區塊鏈和密碼學研究的頭腦風暴合作夥伴,説明我理解新概念併產生新的見解。但所有這些數據都歸 OpenAI 所有——不僅僅是我的數據,還有他們所有用戶的數據。
如果現狀繼續下去,我們可能會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里:隨著 AI 越來越深入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幾家公司擁有對每個人的巨大權力,並可能控制我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或者我們可以分叉那個版本的未來,選擇一條不同的道路,讓人們擁有自己的數據,新模型的研究和訓練完全開放,研究人員的貢獻,無論他們來自哪個派別。改變現狀當然是一場艱苦的戰鬥,但在我看來,這是值得的。

NEAR Protocol2025年6月24日
擁有 AI 的競賽正在進行,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獲勝。
他們想要您的數據。您的價值。您的控制權。
分叉那個。
NEAR 的構建是為了翻轉腳本:
🔓 開源代理
🤖 AI 由您控制
⚡️ Infra 的運作方式
沒有中間商。無摩擦。AI 適合所有人。
保持它 NEAR。
這就是構建 User-Owned Future 的含義:
38.73K
本說得好。TEE + 鏈上驗證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時提供了靈活性,這實現了非常有趣的用例,例如以前不可能的自主代理管理用戶資金。

Ben Kurrek2025年6月7日
人們問我為什麼@NEARProtocol很重要,為什麼他們應該關心
隨著 AI 主導著日常交互,它讓您質疑如果技術繼續集中化,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我認為 NEAR 非常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讓我們看看為什麼。
🧵1/7
7.51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