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Rocky
長期投資者 #BTC #TAO #SOL |MeMe 專業數據播放機 |自 2017 年以來的加密貨幣 |不是財務建議,DYOR🙏
最近在投資圈裏,大家都在討論一個新話題:SEC近期搞了一個“加密計劃”,這基本上是向鏈上金融拋出了橄欖枝。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近期 #RWA 賽道的項目,如雨後春筍一樣爆發,這也成為未來3-5年,最受矚目的 #Web3 方向。 🧐
而近期 #MyStonks 宣佈,他們成功完成了SEC的STO(證券型代幣發行)備案。說實話,很多玩加密貨幣的粉絲,可能不太瞭解STO備案的意義,但對我這個老韭菜老股民來說,這事兒十分重要且意義深遠,而且可能對我們普通人投資美股的方式產生不小的影響。
我特意去研究了一下,專程讀了 #MyStonks CMO Keaton Hu的一篇專訪。下面我就用大白話跟大家聊聊,這個所謂的“鏈上金融”和“STO備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以及它為什麼值得我們關注。
我在美股混了這麼多年,最清楚的一點是——美國的證券監管是真嚴格。你想在美國合法發證券型代幣(STO),光材料就能把你淹死,更別說各種法律審查和信息披露要求了。所以,#MyStonks 這次能拿下 SEC 的STO備案,就等於拿到了一塊“通行證”——它可以在美國本土合規地發行、交易證券型代幣。
你別小看這張牌照,這不僅是一個文件,它是對平臺的信用背書,意味著它做的事是合法合規的,SEC是知道的。
1️⃣STO 和我們平時玩的加密貨幣有啥不一樣?
我們大多數人印象裡的幣圈,都是項目自己發個代幣,然後掛在交易所上交易,監管模糊甚至灰色地帶。
STO 則完全不一樣——它本質是 “證券+區塊鏈” 的結合。
•資產必須是真實的,比如股票、債券、不動產份額
•每個代幣背後都有對應的資產託管(#MyStonks 是找富達來託管,這在華爾街是金字招牌)
•交易、信息披露、投資者資格,全按證券法走
說白了,這種代幣不是隨便發著玩的,是貨真價實的數字化證券。
2️⃣為什麼我覺得 #MyStonks 正踩在 #RWA 風口上?
我見過太多海外投資者卡在“開戶”這一步——尤其是中國、東南亞、南美的朋友,想投美股,手續繁瑣、費用高、時差難受。另外最近中國還在審查美股交易補稅的問題(重災區集中在富途和老虎等傳統美股券商)
而 STO 代幣化的美股、債券,能讓全球投資者直接在鏈上 7x24 交易,不用跑去開美股賬戶,不用等美股開盤,還能直接用加密資產參與。
這次 #MyStonks 率先完成 STO 備案,相當於提前站到了風口上,等監管進一步明確、市場需求爆發,它就是第一批吃紅利的龍頭RWA項目。
3️⃣對於想玩美股的投資者的直接好處:
從我自己實際體驗 #MyStonks 的角度看,這類合規的數字證券平臺有幾個爽點:
1.安全感:SEC 備案在手,至少不用擔心哪天平臺說沒就沒了。
2. 透明度:資產託管可查、交易鏈上可驗證,比傳統券商還透明。
3. 流動性:7x24 小時交易,盤前盤後概念都沒了,隨時能買賣。
4. 跨境自由:地域限制被打破,全球投資者都能參與美股資產配置。
🏷️加入我們的 #RWA 美股大部隊:
整體來說,#MyStonks 的發展進程,可謂兵貴神速,此次STO備案不是單純的“多了個資質”,而是賭一個更大的趨勢——現實資產全面代幣化。等到更多的股票、債券、ETF 都能上鏈,傳統券商那一套可能會被大幅改造,而 #MyStonks 現在就把合規基礎打牢了。短期來看,這是品牌和市場信任的加分項;中長期來看,這可能是它進入機構市場的敲門磚。越早參與,機會越大!🧐


MyStonks華語21 小時前
📢 MyStonks 完成美國 STO 备案,筑牢合規基石!
尊敬的用戶:
MyStonks 榮幸宣布已順利完成美國證券型通證發行(STO)備案,正式獲得在美國合規發行證券型代幣的資格。此次備案標誌著 MyStonks 在產品架構、信息披露、投資者適格性和資產托管等核心模塊全部達到嚴格合規標準,夯實了平台數字證券產品的合法可信基礎。
STO 作為將現實資產數字化證券化的合規融資方式,受美國 SEC 嚴格監管,門檻高昂且流程複雜。 MyStonks 憑藉在合規投入充足資源和不斷開拓技術創新,成為全球少數完成此認證的交易平台之一,奠定了行業先發優勢。
這一合規突破不僅提升了投資安全與透明度,也為 MyStonks 未來在全球數字證券發行、托管、交易領域的戰略佈局奠定堅實基礎。平台將持續以合規為核心,技術為驅動,推動數字證券生態的穩健發展,引領證券型通證走向大規模應用。
感謝您對 MyStonks 的支持與信任!
👉
#麥通 #MyStonks #STO備案 #證券型通證 #合規創新 #數字資產 #區塊鏈金融

44.98K
宇宙最強 #AI 模型,#GPT5 發佈!
依舊由中國裔主導 #AI 的發展!
學習AI,佈局AI,投資AI🫡

Rocky8月3日 09:04
今天看 @AnthropicAI 旗下 #Claude AI的演示視頻,把我驚豔到了。作為一名職業投資人,美股公司+#Web3 項目,每年要盯上百個,尤其是財報季簡直就是戰場!
如視頻中這類實戰案例,還是比較常見的:辦公室剛坐下,時間下午2點,PM(投資總監)火急火燎衝進來:
“Sarah,咱們重點關注的那家公司 Velocity Athletic 剛出完財報,營收暴跌12%,但股價居然漲了17%,已經到 71 美金了。你給我搞清楚,這波上漲到底是利好策略刺激還是假反彈?今天收盤前要做決策,是賣出止盈,還是繼續持有。”
其實這個邏輯就像本週五非農數據+56兩個月下修的就業數據(5月+6月下修砍了26萬份工作,相當於整個邁阿密的人口突然失業)。這種情況,你要第一時間作出判斷決策,立刻反饋到還未開盤的美股,加密資產做對沖,這需要即刻的響應和數據做支持,將能有效避免掉週末的這波下殺。
我們來看看正常金融分析師的路徑(預計4-5小時):
1️⃣去 S&P Global 拉財報、會議紀要
2️⃣打開 FactSet / Morningstar 看歷史數據和估值
3️⃣切 Edgar 查SEC公告
4️⃣挖內網的歷史 memo、研究報告
5️⃣然後再做表格、畫圖、寫memo
這一通操作,至少得 4~5 小時,手動切好幾個系統,信息不一致還容易出錯。
💡這時候 #Claude 出場,真的像是我多了一個超級分析師助理:
直接給 #Claude 下個指令:“幫我綜合分析 Velocity Athletic 的財報表現,股價異動是否合理,出一份投資memo。”
🔍 1️⃣多平臺同步拉數據 + 語義理解
Claude 不是簡單爬數據,它能理解我需要的背景:
· 從 S&P Global 抓取電話會議內容,提煉出關鍵信息,比如 CFO 在 Q&A 中提到“受關稅影響,利潤率下降400個基點”;
· 從 Morningstar 拉出歷年數據和對手對比;
從我們公司的內部文檔(box)找出了過往寫過的 Velocity 分析框架;
· 從 Delupa 抓取 8 個季度的財務數據,直接做出趨勢圖表;
· 所有內容都標明出處,隨時點進去二次確認,極大提高了合規和信任度。
📊 2️⃣生成可視化圖表 + 核心模型
問 #Claude:“幫我做一個 annotated price chart、同行估值比較表、以及DCF模型。”
它逐步實現:
· 標註事件的股價走勢圖(顯示了CFO減持、董事會緊急會議、財報發佈時間等);
· 一張清晰的 comps 表:Velocity 的 EV/EBITDA 是 21 倍,行業均值才 16 倍,估值偏高;
· 一套完整的 DCF 模型:假設清楚、自由切換情境、連 WACC 的計算都是標準的。
· 模型推算出來的合理股價:54 美元,遠低於當前71美元,說明當前的上漲偏樂觀,泡沫成分很大。
📝 3️⃣自動生成機構級投資memo
最後,我說:“用我們基金內部模板出一份memo,供PM參考。”
Claude 直接調用內網的memo模板,自動填充以下內容:
推薦結論:建議趁高點賣出獲利,等價格回調再建倉;
邏輯支持:從財務基本面、市場反應、行業對比、估值偏離等維度進行量化支撐;
潛在風險:比如未來若關稅緩解、CFO減持另有原因,可能導致股價進一步波動;
清晰引用:所有數據都帶有原始出處鏈接,供PM或法務複查。
看完整個視頻演示,我覺得 #Claude 完全是財報分析的“#AI 核武器”,目前加密數據支持的API數據接口還比較少,假如後期完善後,這完全可以成為 #Web3 投研的殺手鐗。
假如說我們以前做項目分析要“十指翻飛 + 九屏查數據 + 五個腦袋並用”,現在有了 #Claude,就像多了個24小時不下線的金牌分析員,還不喊加班,效率起飛📈!
20.46K
今早公司剛開完相對比較長的投資會議,8月份,整體策略:防守,防守,防守,控制倉位,預防回撤!🧐
過去25年(2000年至2024年底),標普500指數表現最佳和最差的月份(如圖1):
✅最佳月份:三月、四月、五月、七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
❌最糟糕的月份:一月、六月、八月和九月
#BTC 市場:8月和9月也是比較糟糕的月份。8月份,自從2013年起有4次收漲,8 次收跌,8月 #BTC 平均回報率為1.75%,回報率中位數為 -8.04%。
核心留意8月12日,中美貿易關稅!



Rocky8月4日 12:14
現在降息的概率,變化是真的快啊!
週五非農之前,9月份,不降息概率為63%,降息25個基點概率為35%
週五非農以後,尤其是修正5月6月數據後,9月份,不降息概率為21%,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71%
但無論降息概率如何,現在大家對經濟衰退的恐慌,以及還有沒有其他宏觀數據造假,更佳擔憂!🧐

49.9K
今早公司剛開完相對比較長的投資會議,8月份,整體策略:防守,防守,防守,控制倉位,預防回撤!🧐
過去25年(2005 年至 2024年底),標普500指數表現最佳和最差的月份(如圖1):
✅最佳月份:三月、四月、五月、七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
❌最糟糕的月份:一月、六月、八月和九月
#BTC 市場:8月和9月也是比較糟糕的月份。8月份,自從2013年起有4次收漲,8 次收跌,8月 #BTC 平均回報率為1.75%,回報率中位數為 -8.04%。
核心留意8月12日,中美貿易關稅!



Rocky8月4日 12:14
現在降息的概率,變化是真的快啊!
週五非農之前,9月份,不降息概率為63%,降息25個基點概率為35%
週五非農以後,尤其是修正5月6月數據後,9月份,不降息概率為21%,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71%
但無論降息概率如何,現在大家對經濟衰退的恐慌,以及還有沒有其他宏觀數據造假,更佳擔憂!🧐

4.79K
現在降息的概率,變化是真的快啊!
週五非農之前,9月份,不降息概率為63%,降息25個基點概率為35%
週五非農以後,尤其是修正5月6月數據後,9月份,不降息概率為21%,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71%
但無論降息概率如何,現在大家對經濟衰退的恐慌,以及還有沒有其他宏觀數據造假,更佳擔憂!🧐


Rocky8月4日 09:49
美聯儲的利率變動,主要採取投票制,核心是2個主席(正副),5個理事,紐約聯邦銀行總裁+11個地方聯邦銀行總裁中的4人,總共12人組成。
而每一次美聯儲的人事變動,都會影響市場對未來利率的預期。此次美聯儲理事即將更換,而且新任命人選很可能由特朗普直接指定,這對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方向可能會產生重要影響。我猜測新任命的人,很可能會成為鮑威爾的潛在繼任者,因為鮑威爾的任期也快到了。
可預期,這個新理事肯定是“大鴿子”,會協同特朗普,加速降息。這也算是給市場注入一定利好預期(但預期歸預期,落地歸落地,這是兩碼事)
這種預期之下,大概率美債收益率可能會先下滑,風險資產(尤其是納指成分股)會提前上漲,資金重新迴流股票市場🧐
所以說,這是特朗普的牛市,宏觀經濟雖然有些撐不住,但一直在人為的打強心劑。維持明年中期選舉,也是重中之重!🧐

51.22K
美聯儲的利率變動,主要採取投票制,核心是2個主席(正副),5個理事,紐約聯邦銀行總裁+11個地方聯邦銀行總裁中的4人,總共12人組成。
而每一次美聯儲的人事變動,都會影響市場對未來利率的預期。此次美聯儲理事即將更換,而且新任命人選很可能由特朗普直接指定,這對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方向可能會產生重要影響。我猜測新任命的人,很可能會成為鮑威爾的潛在繼任者,因為鮑威爾的任期也快到了。
可預期,這個新理事肯定是“大鴿子”,會協同特朗普,加速降息。這也算是給市場注入一定利好預期(但預期歸預期,落地歸落地,這是兩碼事)
這種預期之下,大概率美債收益率可能會先下滑,風險資產(尤其是納指成分股)會提前上漲,資金重新迴流股票市場🧐
所以說,這是特朗普的牛市,宏觀經濟雖然有些撐不住,但一直在人為的打強心劑。維持明年中期選舉,也是重中之重!🧐


Rocky8月3日 18:21
經濟週期本質是美元潮汐週期
平均一輪週期為4.5年-5年
2.5年上升期(基欽擴張)
2年~回落期(基欽收縮)
從23年Q1到如今,沉浸在上升期中
回落期或許正在臨近
頂部附近典型特徵:
1️⃣高頻寬幅震盪
2️⃣宏觀數據混沌
3️⃣區間放量明顯
4️⃣輿情熱度新高
策略:流動性第一,收益率第二,容錯率低,預防回撤,保住果實!

48.01K
經濟週期本質是美元潮汐週期
平均一輪週期為4.5年-5年
2.5年上升期(基欽擴張)
2年~回落期(基欽收縮)
從23年Q1到如今,沉浸在上升期中
回落期或許正在臨近
頂部附近典型特徵:
1️⃣高頻寬幅震盪
2️⃣宏觀數據混沌
3️⃣區間放量明顯
4️⃣輿情熱度新高
策略:流動性第一,收益率第二,容錯率低,預防回撤,保住果實!


Rocky8月2日 13:45
人生短短3萬天
我只剩下11768天
百年以後
我們奮鬥一生
帶不走一草一木
我們執著一生
帶不走一份虛榮愛慕
生命如此短暫
我們沒有時間去爭吵
沒有時間去傷心
也沒有時間去斤斤計較
我們只有時間去愛,去享受
週末是好好充電的時間
放下行情,帶上家人
出發,上路,去感受,去體驗
84.76K
雲南,可以自己買一塊地,自己蓋這樣的房子嘛?🥸


Rocky8月3日 09:04
今天看 @AnthropicAI 旗下 #Claude AI的演示視頻,把我驚豔到了。作為一名職業投資人,美股公司+#Web3 項目,每年要盯上百個,尤其是財報季簡直就是戰場!
如視頻中這類實戰案例,還是比較常見的:辦公室剛坐下,時間下午2點,PM(投資總監)火急火燎衝進來:
“Sarah,咱們重點關注的那家公司 Velocity Athletic 剛出完財報,營收暴跌12%,但股價居然漲了17%,已經到 71 美金了。你給我搞清楚,這波上漲到底是利好策略刺激還是假反彈?今天收盤前要做決策,是賣出止盈,還是繼續持有。”
其實這個邏輯就像本週五非農數據+56兩個月下修的就業數據(5月+6月下修砍了26萬份工作,相當於整個邁阿密的人口突然失業)。這種情況,你要第一時間作出判斷決策,立刻反饋到還未開盤的美股,加密資產做對沖,這需要即刻的響應和數據做支持,將能有效避免掉週末的這波下殺。
我們來看看正常金融分析師的路徑(預計4-5小時):
1️⃣去 S&P Global 拉財報、會議紀要
2️⃣打開 FactSet / Morningstar 看歷史數據和估值
3️⃣切 Edgar 查SEC公告
4️⃣挖內網的歷史 memo、研究報告
5️⃣然後再做表格、畫圖、寫memo
這一通操作,至少得 4~5 小時,手動切好幾個系統,信息不一致還容易出錯。
💡這時候 #Claude 出場,真的像是我多了一個超級分析師助理:
直接給 #Claude 下個指令:“幫我綜合分析 Velocity Athletic 的財報表現,股價異動是否合理,出一份投資memo。”
🔍 1️⃣多平臺同步拉數據 + 語義理解
Claude 不是簡單爬數據,它能理解我需要的背景:
· 從 S&P Global 抓取電話會議內容,提煉出關鍵信息,比如 CFO 在 Q&A 中提到“受關稅影響,利潤率下降400個基點”;
· 從 Morningstar 拉出歷年數據和對手對比;
從我們公司的內部文檔(box)找出了過往寫過的 Velocity 分析框架;
· 從 Delupa 抓取 8 個季度的財務數據,直接做出趨勢圖表;
· 所有內容都標明出處,隨時點進去二次確認,極大提高了合規和信任度。
📊 2️⃣生成可視化圖表 + 核心模型
問 #Claude:“幫我做一個 annotated price chart、同行估值比較表、以及DCF模型。”
它逐步實現:
· 標註事件的股價走勢圖(顯示了CFO減持、董事會緊急會議、財報發佈時間等);
· 一張清晰的 comps 表:Velocity 的 EV/EBITDA 是 21 倍,行業均值才 16 倍,估值偏高;
· 一套完整的 DCF 模型:假設清楚、自由切換情境、連 WACC 的計算都是標準的。
· 模型推算出來的合理股價:54 美元,遠低於當前71美元,說明當前的上漲偏樂觀,泡沫成分很大。
📝 3️⃣自動生成機構級投資memo
最後,我說:“用我們基金內部模板出一份memo,供PM參考。”
Claude 直接調用內網的memo模板,自動填充以下內容:
推薦結論:建議趁高點賣出獲利,等價格回調再建倉;
邏輯支持:從財務基本面、市場反應、行業對比、估值偏離等維度進行量化支撐;
潛在風險:比如未來若關稅緩解、CFO減持另有原因,可能導致股價進一步波動;
清晰引用:所有數據都帶有原始出處鏈接,供PM或法務複查。
看完整個視頻演示,我覺得 #Claude 完全是財報分析的“#AI 核武器”,目前加密數據支持的API數據接口還比較少,假如後期完善後,這完全可以成為 #Web3 投研的殺手鐗。
假如說我們以前做項目分析要“十指翻飛 + 九屏查數據 + 五個腦袋並用”,現在有了 #Claude,就像多了個24小時不下線的金牌分析員,還不喊加班,效率起飛📈!
38.2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