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Sreeram Kannan
創始人 @eigenlayer #InfiniteGames #OpenInnovation #CoordinationAccelerationism
Sreeram Kannan 已轉發
可驗證性是加密貨幣最重要的優勢。
比特幣和以太坊為我們提供了可驗證的貨幣和金融。與可驗證性相關的下一步與之前的兩個步驟不同。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創新之處在於,這兩種可驗證性都存在於加密環境中,更準確地說,是在鏈上環境中。
在人們真正探索鏈上可驗證性的力量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試圖將所有東西都建立在鏈上。遊戲、通訊軟體、實用工具、音樂、新聞,各種經典應用幾乎都被放在鏈上。
在那場狂熱中,少數人問道:「為什麼一定要在區塊鏈上?」
來自傳統金融和IT行業的許多人開始在區塊鏈上構建他們在各自行業中構建的相同東西。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沒有成功,更準確地說,幾乎沒有一個成功。
這個問題成為了一個迷因。對這個問題的主要回答是:「它不必在區塊鏈上。」我相信這個問題和答案都是錯的。
1. 第一個原因:人們沒有理解加密貨幣的核心價值主張。
核心思想只是將某些東西放在鏈上,而不考慮鏈上部署帶來的好處。
因此,當時的核心價值主張是,某些東西在鏈上已經比不在鏈上的東西更好,僅僅因為它是建立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上。
• 核心優勢是明確的——應用程序使用去中心化架構。
• 核心劣勢也很明確——與集中式架構相比,計算成本高且速度慢。
所以就這樣,對吧?不。
應用程序從在區塊鏈上獲得的主要價值不是去中心化基礎設施本身,而是這種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帶來的可驗證性。在鏈上構建整個應用邏輯是痛苦且不理性的,原因有很多:
• 你受限於僅在特定虛擬機(VM)內運行的特定軟體
• 你受限於應用需求的特定硬體
• 你受限於區塊鏈的共識協議
• 你受限於與外部世界的互動和獲取外部數據
是的,智能合約可以通過預言機獲取外部數據,但它們有自己的信任問題,這些數據是公開的。區塊鏈在透明度的前提下運作,因此獲取外部公共數據並不困難,但獲取私有數據則困難得多(不要忘記信任假設)。
根據這一邏輯,似乎我們應該僅限於鏈上行業所提供的內容並在這些限制內構建,對吧?
當然不是!
加密貨幣最大的優勢是可驗證性:每個用戶都可以獨立驗證每個行動的正確性、完整性和真實性。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確保自己不會被欺騙,並防止自己欺騙其他用戶。
然而,正如我之前所說的,並非所有東西都可以放在鏈上,因為這要麼是慢的,要麼是昂貴的,或者根本不可能。
你不能僅僅將表達性和複雜的指令(代碼)放在鏈上。複製和粘貼在這種情況下是行不通的。
這就是為什麼之前的解決方案沒有成功:他們試圖將整個基礎設施放在鏈上,這自然限制了應用程序的功能,因為web3開發工具的範圍遠比web2工具窄(至少目前是這樣)。
2. 如果我們不能將整個基礎設施放在鏈上,那麼我們至少可以建造其中的一部分嗎?
所有應用程序都需要可驗證性嗎?不,但大多數需要。
讓我們以你目前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平台——Twitter為例。正如@shilpi_jc所指出的,Twitter需要可驗證性來:
• 廣告收入計算(因為創作者希望確保他們得到公平的報酬)
• 真實用戶觀看次數(以確保觀看次數不是機器人生成的)
• 熱門話題(因為它對公共話語權有巨大影響)
• 等等。
「為什麼我們要討論Twitter?沒有人會把Twitter放在區塊鏈上。」
是的,沒有人會這樣做,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 你不能調用API
• 你不能運行機器人檢測算法
• 你不能做任何複雜的事情
你可以做的是寫一個簡單的函數,僅根據觀看次數計算支付,這很容易被機器人操控。
如果我們考慮像AI這樣的複雜系統,@_jasonwei寫過驗證者法則:「訓練AI解決任務的難易程度與任務的可驗證性成正比。」
如果某件事情足夠簡單(像轉帳),它可以在鏈上可驗證。訓練複雜的AI模型需要大量資源,因此驗證這個模型也需要大量資源,而當前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根本無法分配這些資源。
• 我們不能將複雜的應用邏輯放在鏈上,但也許我們可以至少將這些邏輯的核心部分放在鏈上,以更新狀態並促進價值轉移?
• 你不能運行機器人檢測算法來計算真實的觀看次數,但我們至少可以將這些觀看次數的支付放在鏈上嗎?
我們可以,我們也可以在鏈上存儲和更新最終狀態,這並不算計算上昂貴。
所以,我們決定可以將共識相關的邏輯放在鏈上,但更複雜的計算呢?
為了讓你了解我們距離將所有東西放在鏈上有多遠,@0xbodu注意到:
• 複製Uber的全球功能需要數千條MegaETH鏈。
• 而僅僅為紐約市做到這一點需要數百條MegaETH鏈。
3. 我們可以將基本邏輯放在鏈上並使複雜邏輯可驗證嗎?
我們肯定希望將基本邏輯放在鏈上,但其他更複雜的邏輯呢?
第一個自然的想法是使用像AWS及其微服務。是的,我們可以,但它缺乏可驗證性,這對許多消費者和基礎設施應用程序來說至關重要。
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使這些複雜邏輯可驗證。我們已經擁有大量數字資產和智能合約的可驗證性,但現在我們希望將其應用於更複雜的基礎設施。
4. EigenCloud?
@eigenlayer最近重新品牌為EigenCloud,以增加對可驗證性的關注。儘管EigenLayer主要被認為是以太坊上的重質押協議,但這種看法並不完全正確。
重質押潛意識地意味著可驗證性,如果某件事情可以被削減——那麼它就可以被驗證。重質押是可驗證性可能實現的一部分,但將削減添加到基礎設施並不會自動使其可驗證。
所有應用程序由多個組件組成。EigenCloud產品的核心學習是,並非應用程序的每個組件都必須可驗證,如果它們需要驗證,則有不同的驗證級別。
在大多數應用程序中,有三種不同的可驗證性級別:
• 簡單邏輯(轉帳):鏈上可驗證性
• 複雜邏輯(API、算法、AI/ML):鏈下可驗證性
• 常規邏輯:無可驗證性
EigenCloud專注於鏈下可驗證性,複雜系統和複雜系統的組件必須得到驗證。
有無數關於EigenCloud架構、鏈下可驗證性及其運作方式的文章,我不想重複它們。
我想做的是舉三個例子,說明複雜系統的可驗證性有多重要,以及即使是非加密系統也能從EigenCloud中受益。
我將舉三個不同的案例:遊戲、機器人技術(受@jinglingcookies啟發)和未來的賽博朋克人類與代理之間的關係。
5. 遊戲中的可驗證性及如何使遊戲更公平。
我花了7年的時間(更準確地說是12,000小時)玩《軍團要塞2》(TF2),這是一款多人射擊遊戲。我已經看夠了,我知道遊戲的每個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然而,有些事情讓我感到非常不安。我直到開始學習更多關於可驗證性的知識並將其應用於我之前的經驗時,才意識到這一點。
• 我們面臨著黑客機器人淹沒伺服器的問題,24名玩家中有13名是機器人。
• 機器人通過投票踢出真正的玩家,因為他們是多數。
• 他們摧毀了伺服器,讓遊戲在某段時間內變得無法玩。
是的,反作弊系統存在,但這些反作弊系統無法識別這些是機器人和黑客,他們繼續不公平地玩遊戲。
如果反作弊系統驗證玩家是機器人、黑客或使用作弊,他們將無法繼續遊戲。如果反作弊系統錯誤地指控真正的玩家作弊——這些系統將被削減。
TF2的另一個有趣特徵是隨機暴擊。
隨機暴擊在玩家開火時隨機發生,並且造成的傷害是正常擊中的3倍。
• 問題:遊戲中有一些武器的隨機暴擊率始終高於其他武器。
• 當基礎隨機暴擊率為2%時,有些武器的暴擊率達到20%,並對其他玩家造成不公平的優勢。
如果負責隨機暴擊的邏輯在EigenCloud中實現,它將是可驗證的,該武器最終將被削弱。
顯然,TF2並不需要對所有內容進行驗證,但某些組件確實需要這樣。
遊戲內物品的存儲和交易邏輯可以放在鏈上並完全可驗證,因為這一邏輯相當簡單。如果他們解決了這些問題,我會再玩幾年(也許)。
6. 機器人技術中的可驗證性及其為什麼比你想的更重要。
機器人技術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並且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與兩個機器人之間的安全互操作性相關。
• 想像一下你有一隻巡邏你家的機器狗。
• 機器狗檢測到一些奇怪和可疑的東西。
• 機器狗向你家中的人形機器人報告它所看到的。
通知的過程是數據傳輸,這些數據必須是安全和可驗證的,否則可能會危及你的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機器人甚至可以作為迷你區塊鏈運行,存儲共享的記憶狀態,每一條信息都是可驗證的。
對於驗證過程(EigenVerify),數據必須存儲在某處(EigenDA),以確保在一段時間內可供驗證。
• 當我們處理機器人時,我們必須確保每個機器人都是可驗證的。
• 如果我們處理多個機器人,我們必須確保這些機器人之間的消息(互操作性)也是可驗證的。
不一致和不公平的行為可能會比電腦遊戲中的機器人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7. 未來由AI代理運營的零員工公司的可驗證性。
@shayonsengupta在2025年初寫了一篇關於人類-代理關係的精彩文章。根據這篇文章,未來將會有零員工的公司,這些公司由單個或多個代理運營。
這將由人類資助,代理將為其無法執行或無法智能思考的行動分配資本,以促進公司的增長。
假設代理將來能做到這一點,並且將如此智能,以至於任何人類的輸入都會破壞結果,並趨向於零。
(之前發生過類似情況,棋類機器人中,最小的人類影響使系統的表現不如沒有人的情況)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世界,我們真的需要驗證每個代理的行動。
特別是在代理和人類之間的這種聯繫中。代理將給人類分配任務,並在完成後獎勵他們。
• 如何驗證任務確實已完成?
• 如何驗證代理是否獎勵了人類?
• 如何驗證代理是否獎勵了正確的人類?
• 如何驗證代理是否將正確的金額獎勵給正確的人類?
有無限的問題,只有一個答案:
一切都已被驗證,以確保系統不是惡意和有害的。
在這種情況下,加密貨幣的基礎設施是最佳選擇,因為支付可以在鏈上進行,而更複雜的代理和人類-代理協調的基礎設施可以在鏈下進行。
8. 在加密貨幣行業之外使用可驗證性。
基礎設施將趨向於在更廣泛的加密生態系統中全球應用,然後擴展到加密之外。
• 例如:EigenCloud不限於以太坊,這一基礎設施可以用於其他L1,如Solana或其他L2,無論是否與以太坊相關。
• EigenDA也是如此,它不僅僅是L2和L1之間的中介,還可以應用於任何需要保持計算輸入和輸出可供驗證的組件。
加密可驗證性甚至可以用於體育裁判事件。
• 在花樣滑冰或體操等運動中,裁判根據藝術性和技術主觀評分,通常導致分數差異。
• 異常分數可能會引發審查或偏見指控。
• 裁判可能會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以避免批評。
一個AI模型可以使用預定義的指標(例如運動追蹤)標準化評估,只有對操縱模型輸入或輸出的操作員才會受到懲罰。
這個AI模型的每一個行動都必須是可驗證的,否則它也可能對某些結果產生偏見,這毫無意義。
有三個驗證級別:
• 區塊鏈(鏈上):處理支付、非保管和簡單邏輯
• EigenCloud(鏈下):處理真正需要可驗證性的複雜系統
• 傳統雲:處理內容存儲、用戶界面等。
雖然大多數應用程序確實需要可驗證性,但它們不必完全可驗證。這是因為某些方面根本不需要驗證,僅僅為了可驗證性而包含它是沒有必要的。
EigenCloud的核心思想和更廣泛的加密優勢是提供真正需要的可驗證性,而不是對所有存在的事物進行驗證。
加密貨幣在零知識證明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這是一個之前存在但受到較少關注的概念。可驗證性也將發生同樣的情況,事實上,它已經在發生。

13.47K
期待看到人類起飛的證據!
Google Cloud 使用 Self 協議來限制 Web3 AI 搜索的速率,還有其他功能。
Self 協議將護照的證明上鏈。

Self Protocol7月23日 21:00
🚨 突發新聞:@GoogleCloud 正在整合 Self 的人類證明 ZKP,以帶來新的應用案例,推動 AI 採用和 Web3 創新,為人類用戶服務
🧵 了解更多關於 Google Cloud 和 Self 如何引領數據隱私時代的資訊 ↓

4.24K
Sreeram Kannan 已轉發
穩定幣的明確規則與未來之路
今天在白宮,美國首部加密貨幣立法將簽署成法:GENIUS法案。它為穩定幣提供了明確的規則。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不僅對加密貨幣而言,對整個世界也是如此。因為穩定幣給了我們從未真正擁有過的東西:開放的貨幣基礎設施。
穩定幣是一種更好的貨幣形式:更快、更便宜、且更具全球性。它們降低了費用,消除了中介。它們是可審計和可編程的。它們允許開發者構建以前無法實現的新型應用:低至無成本的匯款、程序化的微支付、AI原生交易、透明且去中介化的全球商務等等。
穩定幣讓世界能夠接觸到美元,推廣金融自由,並確保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建立在美國標準之上。
長期以來,加密領域的創新者一直在法律不確定性中運作。這種不確定性抑制了進步,驅使建設者流失海外,並造成了互聯網的碎片化。GENIUS法案扭轉了這一局面:它為穩定幣創造了清晰的規則,並為更廣泛的加密市場結構改革鋪平了道路。
這就是互聯網向前推進的方式:通過明確的規則制定。隨著GENIUS法案的通過,穩定幣有了明確的規則,為更好的支付、金融產品和全球金融系統的改革鋪平了道路。
接下來,我們需要對其他加密市場做同樣的事情。參議院可以通過通過CLARITY法案來實現,該法案為更廣泛的加密行業提供了明確的道路規則,為創新者開辟了道路,同時也保護消費者免受詐騙和不良行為者的侵害。
我們相信,美國可以引領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讀取-寫入-擁有的時代——通過啟用開放的、用戶擁有的協議,而不是定義上個時代的封閉企業平台。這項立法為未來奠定了基礎。這是新篇章的開始。
70.99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