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我覺得人們對「穩定幣」這個術語的使用太過隨意。它已經變成了一種行李箱詞 - 你可以把任何想要的東西放進去,拉上拉鍊,旁觀者卻無法知道。
我歷來認為真正的穩定幣具有貨幣性。也就是說,它有一種貨幣溢價。
檢測這一點最簡單的方法是看持有者所要求的收益。USDT 肯定具備這一點。USDC 也是。長期以來,DAI 也具備這一點。
在現實世界中,這還包括像支票帳戶或私發紙幣這樣的交易「用戶介面」。
在光譜的另一端是純收益產品,這些產品旨在不損失本金,但流動性差。儲蓄債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是儲蓄產品,除了在最寬鬆的定義下,它們不是穩定幣。
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光譜。中間有相當多的灰色地帶 - 從亞馬遜禮品卡到貨幣市場基金再到 DeFi 存款。
為了整理我自己的想法,我對穩定幣有一種心理需求層次結構(類似於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最基本的是流動性。如果你的穩定幣無法在短時間內與其他類型的貨幣進行交易,那麼你就沒有穩定幣。你最多可能只有一個儲蓄產品,最糟糕的情況下則是一個有毒資產。
通常流動性始於一級市場(即贖回),儘管算法穩定幣、許多中央銀行和一些舊的紙幣發行者已經最小化或放棄了一級市場,主要依賴於直接的二級市場干預。
然而,流動性僅能讓你在當下保持穩定幣的地位。第二個,雖然稍微不那麼重要的需求是償付能力。請注意,當我說第二重要時,就像說水 - 對生存至關重要 - 比空氣不那麼重要。它仍然是必要的,但你的產品的價值因缺乏流動性而比缺乏償付能力更快地消亡。
到目前為止,這方便地映射到馬斯洛最重要的需求,即生理需求(流動性)和安全需求(償付能力)。而金字塔的下一步也保持了這一類比。
馬斯洛的第三層是愛/歸屬/社交。對於穩定幣來說,這是整合。
整合看起來是什麼?在實踐中,這主要是接受該資產作為擔保。
我可能可以擴展一下,具體說明如果是*無關*的第三方,那麼它才算是第三方。但我仍然在猶豫。
例如,我們是否會否認 USDe 在以太坊和其他幾個鏈上被廣泛接受,即使這種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在種子和擴展輪次中有重要的創始人推動的?
...

熱門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