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麼,矛盾的是,我幾乎同情那些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 「收入元」 周圍的人。不是因為這些人正確地認為它只是一個「元」,他們大錯特錯,而且一直都是這樣,而是因為加密貨幣的前10年成功地完全狙擊和灌輸了這個行業的許多人,讓他們只編寫開原始程式碼,並假設你會因為~原因~而最糟糕的是,在那 10 年裡,它*主要是*正確的, 換句話說,存在一個積極的反饋迴圈,這些代幣*確實*升值了,所以人們認為他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如果某物毫無價值,肯定不會升值。這是錯誤的結論,現在我們考慮一下它的後果 胖協議論文讓這麼多人腦筋急轉彎地建設基礎設施,但沒有通往可防禦的護城河或貨幣化的真正途徑,我們不得不即時消除這場陰險的瘟疫。整個「公共產品」資金在字面意義上是有效的,它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即使大部分基礎設施實際上在這一點上是孤立/定製的),這部分可能是真的,但公共產品*定義上*不賺錢,它們是不會得到資助的專案,因為沒有經濟激勵這樣做。許多被上帝遺棄的類比都被吸引到加密之外的早期 OSS 投資,如 red hat、mongodb、gitlab 等,但那裡的策略非常明確,是編寫 OSS,然後作為 SaaS 出售,如自定義 Linux 或 GitHub 或資料庫解決方案/集成/等等。這不僅僅是駭客攻擊代幣並收工,這就是我們在加密貨幣領域所做的。當然,「先構建基礎設施,然後再使用其上的應用程式獲利」是一個合理的策略,並且在傳統技術中有先例,在傳統技術中,在以後專注於收入之前獲取使用者/建立網路效應效果很好,但這不是一樣的。每個人都被迫兜售具有可疑價值主張的代幣,人們現在正在意識到這一點。 但關鍵是我們應該善待,或者至少理解那些在 2016 年至 ~2023 年期間深陷困境的人,他們接受了這個驅動器,它對許多人來說是強大和令人信服的,它讓人們覺得他們正在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至少理解為什麼一個專案*實際上*需要賺錢的想法有點不和諧,如果你是在這間教堂長大的
Udi Wertheimer
Udi Wertheimer2025年6月29日
過去幾年最大的加密成功案例都不是開源 (AFAICT) 的 這在 IMO 中完全有意義,但與早期的加密協定相比相當不和諧 我確實認為將代幣附加到「公共產品」並從中致富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109.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