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 @wardenprotocol 剛發的那篇 Blog,感覺他們這波敘事是真的抓得很準——尤其是 No VC 這個角度,在現在這個流動性稀缺、VC 組局橫飛的市場裡,反而顯得格外扎眼。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現在太多「AI × Crypto」項目都是先拿一輪融資、先吹願景、再想產品。錢燒完了沒用戶,故事講一半就灰掉了。但 Warden 的路子明顯不一樣,有點像當年 Hyperliquid:團隊自己掏錢,不融資,不走“資本快車道”,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做一個真正有人用、能賺錢、有生態的產品上。 這種反向操作,在 2025 這個迷霧重重的市場中,反而是稀缺品。 而且從時間點來看,他們卡得也挺精準。 2025 是 Crypto × AI 的“基礎設施鋪設年”,但真正的大爆發,很可能是 2026——當 Agent 開始被主流用戶大規模使用,並且真的能「自主決策、管理資產、運行策略」的時候,整個互聯網都需要一個專門給 Agent 用的經濟系統和交互底層。 說白了,當 Agent 不只是工具,而是“半自主個體”時,Web3 必須有一個能讓它們跑、能結算、能協作、能託管資產的底層。而 Warden 現在做的,就是 為 Agent 搭一套完整的鏈 + 協議 + 應用生態。 更關鍵的是,他們不是只在 PPT 上畫生態,而是真正有規模的: 用戶超 1300 萬 日活 25 萬 年化收入 250 萬美金+ 生態覆蓋公鏈 + 應用,閉環完整 在整個 Crypto × AI 的賽道裡,能做到“有用戶、有收入、有落地產品”的團隊其實屈指可數。 所以為什麼我覺得 Warden 值得關注? 因為在一個注意力稀缺、流動性稀缺、耐心更稀缺的市場裡,這種靠產品和收入站住腳的團隊,反而更可能在 2026 的 AI × Crypto 大週期裡成為真正的爆點。 而 No VC 的敘事,也許會成為這輪週期裡最硬的底氣。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