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 如何提高大型 AI 模型的 GPU 利用率
大多數團隊的 GPU 利用率仍然在 15-40% 之間,這意味著為相同的結果支付 3-5 倍的費用。將利用率從 15% 提高到 95% 可以將一週的運行時間縮短到同一天完成 ⚡️
GPU 使用率 = 您的加速器實際上有多少在工作。
低使用率意味著閒置週期、停滯的批次和浪費的金錢 💸
最大的誤解是?「我們需要更多的 GPU。」通常不是這樣。
真正的瓶頸往往在 GPU 之外。
> 數據匱乏
> CPU 預處理
> 存儲帶寬限制
> 內存綁定層
> 確定瓶頸是第一步。
數據管道是第一大利用率殺手。GPU的數據消耗速度快於存儲的交付速度,導致硬體閒置。
快速數據管道獲勝:
> 增加 DataLoader 工作人員(每個 GPU 4–8)
> 啟用固定內存
> 預取批次
> 使用分佈式緩存
> 僅這些就可以將利用率推高到 90% 以上。
批次大小是一個利用率乘數。較大的批次 = 每個周期的工作量更多,閒置的 GPU 時間更少。如果內存限制了你,梯度累積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啟用混合精度訓練。
> FP16/BF16 減少記憶體使用
> 提高張量核心吞吐量
> 允許更大的批次大小
> PyTorch AMP 和 TensorFlow 策略使其成為一行代碼。
優化架構之前的配置。
> 尋找低 SM 效率
> 替換低效的操作
> 使用融合內核(FlashAttention 等)
> 有時一次交換 = 大幅加速。
多GPU擴展引入了通信開銷。數據並行適用於大多數模型,管道並行在模型無法適配時提供幫助,而張量並行則適用於前沿規模的系統。
系統化達到90%以上利用率的途徑:
> 修復數據匱乏
> 最大化批次大小
> 開啟混合精度
> 減少多GPU同步等待
> 更高的利用率意味著更快的訓練、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能耗。
在這裡查看完整的部落格
552
熱門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