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 如何提高大型 AI 模型的 GPU 利用率
大多数团队的 GPU 利用率仍然在 15-40% 之间,这意味着为相同的结果支付 3-5 倍的费用。从 15% 提高到 95% 可以将一周的运行时间缩短到同一天完成 ⚡️
GPU 利用率 = 你的加速器实际在工作的程度。
低利用率意味着空闲周期、停滞的批次和浪费的资金 💸
最大的误解是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 GPU。” 通常并不正确。
真正的瓶颈往往在 GPU 之外。
> 数据饥饿
> CPU 预处理
> 存储带宽限制
> 内存绑定层
> 确定瓶颈是第一步。
数据管道是第一个利用率杀手。GPU的处理速度可以快于存储的交付速度,导致硬件闲置。
快速数据管道胜利:
> 增加 DataLoader 工作线程(每个 GPU 4–8 个)
> 启用固定内存
> 预取批次
> 使用分布式缓存
> 仅这些就可以将利用率推高到 90% 以上。
批量大小是一个利用率乘数。更大的批量 = 每个周期更多的工作和更少的空闲 GPU 时间。如果内存限制了你,梯度累积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启用混合精度训练。
> FP16/BF16 减少内存使用
> 提高张量核心吞吐量
> 允许更大的批量大小
> PyTorch AMP 和 TensorFlow 策略使其成为一行代码。
优化架构之前的配置文件。
> 寻找低 SM 效率
> 替换低效操作
> 使用融合内核(FlashAttention 等)
> 有时一次交换 = 巨大的加速。
多GPU扩展引入了通信开销。数据并行适用于大多数模型,管道并行在模型无法适配时提供帮助,而张量并行则适用于前沿规模的系统。
系统化的90%以上利用率路径:
> 解决数据饥饿问题
> 最大化批量大小
> 开启混合精度
> 减少多GPU同步等待
> 更高的利用率意味着更快的训练、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能耗。
在这里查看完整博客
552
热门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