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穩定幣正創造“影子貨幣市場”,米蘭的這個觀點也很有意思,美聯儲理事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週五在紐約舉行的BCVC峰會上公開表示,穩定幣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他認為穩定幣的廣泛使用和持續增長,可能會對美國經濟的長期利率產生“下行壓力”。
能理解他的邏輯是:
USDT/USDC 等穩定幣發行量上升→大量美元從傳統銀行存款出來進入穩定幣發行方的儲備賬戶→這些儲備投資於短期美債和回購協議(Repos)→壓低收益率下降→利率下降
這種行為繞過了傳統的銀行借貸和美聯儲的準備金體系,直接增加了對短期安全資產(國債)的需求,實質上等同於增加了整個經濟體中可供借貸的資金供給。根據供需原理,資金供給增加,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將結構性地壓低均衡利率 r∗也就是中性利率。
換言之,米蘭認為穩定幣正在創建一個“影子貨幣市場”,其體量已達到足以結構性地影響宏觀經濟基石參數 r∗ 中性利率的程度。
他認為如果美聯儲忽視這種r值下降,就等於“緊縮政策”(也就是衰退風險),相當於米蘭提出了一個降息新論據:
1)當前美聯儲的主流觀點(以鮑威爾為代表)主要關注週期性因素,如CPI數據的粘性、工資增長、以及勞動市場緊縮等,來證明維持高利率的必要性。
2)米蘭則引入了結構性因素(即穩定幣對 r∗ 中性利率的永久性壓制)來論證政策利率已相對過高。如果 中性利率r∗ 已經由於數字資產的興起而系統性下降,那麼即使在當前通脹環境下,現有的政策利率水平也可能比傳統模型顯示的更具限制性。
當然也要注意,做為當下川普在美聯儲的嘴替(米蘭之前是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的很多觀點都是為推動持續降息來服務的。
這個理論邏輯有一定可行性,不過疑問是穩定幣的美元儲備基本上都是購買6個月以內的短期美債,短期美債需求量大增會壓低短期美債收益率,這個會傳導到促使中性利率麼下降麼?

熱門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