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創傷那是常人 到他這個智力以及財力水平 他是不會感覺自己有什麼悲劇、可憐之類的,他不會被束縛在傳統的道德評價框架裡。往這個方向想完全是皇帝用金鋤頭的思維邏輯 相反,他整個對於父親的報復、提出假設並實踐驗證自己的假設,這個過程中,他可能是不斷獲得正反饋,是興奮的 他所講的所謂的童年創傷、母親被mistreated之類的,更多的是交代他自己的哲學邏輯的客觀前提條件,就好像你做物理實驗需要假設摩擦力為0一樣。 他應該是享受這個過程,把他寫的這個文章作為自己的一個legacy去對待的 一個人是不可能在悲苦的情況下,寫出這樣邏輯自洽的長篇大論的,這可不是什麼討伐小三出軌的ppt 仔細去研究他的方法論就完事了,他的這一套大一統理論絕對是有實操指導生產級別的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