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覺察 = 訓練自由 業力的形成,是注意力和心念是否使用得當的結果。 分享一個好的訓練心得,我們每天都會產生千萬個念頭,你想專注做事情時,念頭就會跳出來打擾你,這個時刻,不要抗拒,出現時靜靜的看著他,像看電影一樣,不評判、不追逐,只是靜靜等它自然消散。這樣的覺察練習,會讓你的注意力一次次迴歸,逐漸變得穩定而有力。 佛學裡常用呼吸冥想去訓練,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一呼一吸,念頭冒出,覺察,觀察,無趣,消失,回到呼吸,反覆循環,你就會慢慢感知到念頭都是“空”,於是就不會被這個念頭所束縛。 其實,覺察念頭是一場值得深入的遊戲。每一個念頭的背後,都可能藏著你未覺察的需求。那些看似“陰暗”的念頭——比如虛榮、嫉妒或自大——不過是未被看見的傷口在低語: 虛榮,可能源於害怕不被認可; 嫉妒,是內在小孩渴望被他人關注; 自大,常常是尚未接納自我,用膨脹掩飾自卑。 如果你願意深入底層,正視這些需求,並學習自己給予自己接納與關愛,那些糾纏的念頭便會自然鬆脫。你不僅不再被它們控制,更能從內在生長出溫柔而堅實的平和。 強行壓制從來不是真正的自由。 鬆弛是內外如一,是心口一致, 是覺察之後的放下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