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Supers
金九銀十果然說的沒錯,九月第一天就看到好多人暴富下紅包雨了,羨慕完我還是老老實實的找我自己的項目研究吧!
剛好看一下前兩天朋友給我介紹的@xos_labs,我發現現在搞公鏈的,都愛在 TPS 上較勁,張口閉口就是幾萬幾萬的,但你細琢磨,好多都是靠超級節點和中心化服務器撐場面,看著挺唬人,其實離區塊鏈該有的去中心化越來越遠了。
經過瞭解,倒是發現 XOS 這條鏈,走了個反方向。它是條 POW L1 公鏈,一門心思想把以太坊當年 POW 時代的感覺找回來,用的是跟門羅幣類似的抗礦機算法,就是不想讓算力被少數資本攥在手裏,而且跑節點的門檻低得很,據說樹莓派都能搞定,這樣大家都能參與進來,網絡才能真的散得開。
這次它白名單銷售的 FDV 才 26M,跟以太坊 ICO 那會兒差不多,挺實在的,代幣釋放也穩,TGE 先放 50%,剩下的過半年再放,不搞那種急吼吼透支未來的事。
說真的,現在那些吹高性能的鏈早就供大於求了,以太坊轉成 POS 之後,市場上確實缺這麼一個真正沒人能說了算的 POW L1,XOS 這個想法,我覺得挺靠譜!
如果大家自己也深入瞭解透徹之後,覺得還不錯,也可以在自己承受範圍內嘗試一下,直通車給大家放這裡了(目前已經打了一大半多了):
想瞭解的更詳細可以去看看白皮書:

21.69K
這兩天調研項目的時候,總覺得不少項目跟霧裏看花一樣,白皮書吹得天花亂墜,實際能落地的沒幾個,不過今天得聊聊這個Sui 生態@DeAgentAI,這貨最近的動靜有點意思,我看沒有畫大餅,剛好可以看一下:
前陣子剛聽說它拿了 Sui 生態裡 @MMTFinance(這項目也是我列表的重點之一) 的投資,沒過幾天又冒出個大新聞:硅谷的 Valkyrie Fund 也下場了,倆錢一加,累計融資破了千萬美元,這就跟平時不起眼的同學,突然被班主任和教導主任同時誇 "有潛力" 一樣,不得不讓人多看兩眼。
說起來這倆投資方還挺不一樣的,Momentum 是 Sui 生態裡的頭部 DEX,算是 "自家人",它肯投錢,基本等於給 DeAgentAI 在 Sui 鏈上的地位蓋了個章 ——"這哥們兒在咱們這兒吃得開"。
Valkyrie Fund 不一樣,它是硅谷的機構,團隊裡都是從谷歌、高盛、甲骨文出來的老手,平時投的都是 GPU、半導體、新能源電池這類實打實的科技項目。
說實話,以前 Web3 項目很難讓他們多看一眼,這次他們能看上 DeAgentAI,估計是覺得這個項目不只是玩概念。
看 Valkyrie 之前投的項目,比如做去中心化 AI 基礎設施的 exaBITS,還有搞鋰電池技術突破的 Feon Energy,都是真正做技術的,能被他們看上,說明 DeAgentAI 提出的 “AI 決策的可信基礎設施” 這個邏輯,可能確實解決了某些實際問題。
再看 DeAgentAI 自身,也不只是靠融資撐場面。Suiscan 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 30 天裡,它在 Sui 生態的基礎設施賽道裡增長排第一,這不是花錢能買來的,就像是自己考試突然考了全班第一,是實實在在的成績。
而且它不只在 Sui 這一條鏈上發展,在 BSC、BTC 那邊也有動作,還和 suiet_wallet、SuiHubAPAC 這些生態裡的項目有不少合作。這種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的做法,看著確實比那些只敢在小圈子裡活動的項目要靠譜些。
現在市面上說自己是 “AI+Web3” 的項目不少,但大多還停留在嘴上說說的階段,DeAgentAI 這波做得倒挺實在:先靠生態內的認可站穩腳,再拉來硅谷的資本支持,相當於同時握住了 Web3 的資源和進入主流科技圈的機會。這種雙重保障,在現在的市場裡確實不多見。
當然,融到再多錢也只是個開始,後面產品能不能做出來、生態能不能發展起來才是關鍵,但至少從現在來看,這個項目手裏的籌碼確實比別人多些。
AI 和 Web3 到底能不能真的結合出好成果,說不定從 DeAgentAI 身上就能看出點跡象來。

15.35K
最近看了眼@matchain_io 新出的路線圖,感覺 $MAT 接下來這一年,想做的事情還挺實在的,最起碼沒有一上來就說要顛覆什麼什麼的,更像是想把代幣的用處再拓寬些,這點我還挺有好感的!
先說說那個金融科技支付,提到要搞加密銀行卡,還要和一些應用生態集成,說實話,以前總覺得加密貨幣離日常花出去還有點遠,要麼是商家不認,要麼轉起來手續麻煩。
但要是真能弄成直接刷卡消費,或者在常用的裡直接付代幣,那確實方便多了比如出門買杯咖啡,手機一掃就扣MAT,不用再換 fiat 了,這實用性一下就上來了。
還有那個基於 MatchID 的無票化入場,我覺得這個挺生活化的,以前去個音樂節、展會,要麼揣著紙質票怕折了丟了,要麼手機裡存一堆二維碼,找的時候急得冒汗。
現在用 MatchID 把入場資格存在鏈上,到地方掃一下就進去,就算手機沒電了,憑著身份驗證也能找回來,對我這種馬大哈來說,簡直是福音。
DeFi 生態這塊,計劃搞穩定幣 mUSD/mEUR,還要整個去中心化交易所和借貸功能,甚至連實物資產代幣化都想試試。
穩定幣能解決價格波動的問題,比如手裏的代幣想臨時週轉,換成就穩多了;
借貸和能讓代幣活起來,不用躺著吃灰;
最有意思的是實物資產代幣化,以前普通人想投點黃金、房產,門檻高得嚇人,要是通過MAT 相關的工具能小成本參與,那確實是個新路子!
全球擴張那塊,說要往歐洲、亞洲、拉丁美洲這些地方發展,意思就是想讓更多地方的人能用起來。
用戶多了,用 $MAT 的場景自然就多了,比如歐洲用戶用它付水電費,亞洲用戶用它買演唱會門票,慢慢形成一個循環,這邏輯倒也順。
對了,官方最近安排了不少 AMA,從路線圖細節到 AI 專題都有,像 8 月 29 日的社區專場,9 月 2 日的 Foxsy 專場,還有 9 月 10 日 KuCoin 那場,感興趣的可以去聽聽,說不定能挖到些有用的信息。@matchain_io 應該會發具體時間,到時候留意下就行。
整體看下來,這路線圖給我的感覺是, $MAT 想從單純的生態代幣,慢慢變成一個更實用的工具,具體能成多少,還得看後續落地,但方向上感覺是想往更 “有用” 的地方走,這點我還是挺願意觀望一下的,你們覺得哪塊最有可能先實現?


Matchain2025年8月27日
我們剛剛公布了2025-2026年的路線圖!
$MAT 正在從代幣 → 工具轉變。
在接下來的12個月裡,Matchain 將為金融科技、現場活動、去中心化金融和文化平台提供支付、身份和訪問服務……這一切都由 MatchAI 簡化。
計劃 🧵👇

12.28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