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加密税收框架旨在: - 增强交易的透明度, - 增强税收收入,以及 - 限制数字资产交易的增长。 然而,根据TKF [1] 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框架并未实现其任何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印度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采用市场之一。虽然“印度在全球排名第一”的说法在绝对意义上并不完全准确,但报告的交易量数据显示,印度在亚太地区 [2] 排名第一,领先于日本和澳大利亚, comparable to leading developed markets。作为可交易资产类别的加密货币需求是真实的、广泛的,并且正在扩展。事实上,采用和活动每年翻了一番——但这一增长的很大一部分现在发生在离岸交易所。 核心政策问题是非对称执法。国内交易所扣除TDS并报告数据。离岸交易所则两者都不做。结果是可预测的:用户和流动性迁移到离岸,超出了税收网络。切换成本几乎为零——就像中国禁令后观察到的迁移一样,防火墙对交易者访问离岸场所几乎没有阻止作用 [3]。 这种行为转变现在在数字上可见。 1. 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之间,印度人在离岸平台上交易的估计金额为₹4.87万亿。 2. 按照1%的TDS,这意味着仅在一年内未收取的TDS为₹4,877亿。 3. 自2022年引入TDS框架以来,累计流失现已超过₹1,100亿。 资本利得税反映了相同的模式。 在没有损失抵消的情况下,30%的税率,报告的激励很弱。根据离岸交易量,自2022年以来,印度已经损失了大约₹36,000亿的资本利得税。 解决方案不是更多的限制,而是更好的设计。 一个经过校准的框架——低TDS(0.01%–0.1%)+ 所有交易所(国内和离岸)的SFT式报告——可以重建交易量并扩大税基。 与此同时,印度需要一个合理的加密资本利得制度: - 与其他资产类别的LTCG/STCG平价, - 损失抵消和结转,和 - 现在法院承认VDA为“财产”的一致处理。[4] 这样的制度将使活动回归正式系统,扩大合规性,并增加收入——而不会扼杀创新。 即使印度今天不想完全监管这个行业,升级税收框架并使其与全球标准对齐也是至关重要的。将用户带回国内。将合规性带回国内。将收入带回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