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 的空投按時發放了,還是跟之前一樣,先領一半,一個月之後領另外一半。 Huma 現在是我在鏈上做存錢理財的主要協議。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質押 Huma Token 之後的 max pst(只能 Token,不要利息),年化大概 18% APY 左右。 一部分是在 @JupiterExchange 做 PST/USDC 的循環貸,年化大概 20%+ 左右。 這兩個收益率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尤其是現在熊市,幣圈 U 本位收益率比較低,Huma 的收益主要來自於穩定幣支付業務,和幣圈二級市場收益相關性較低。 —— 最近和一個做支付的朋友聊穩定幣支付進展,他給的結論是目前接受度還是在逐漸起來,趨勢基本成了。 Swift 的支付模式是跨境銀行間轉賬,通常要經歷3-5個銀行,有大量的手續費和 KYC 成本,所以跨境支付的成本能在 3-5%,跨境信用卡收款商家要付 2% 成本。 現在美國在推進雙幣銀行模式,給客戶開一個法幣+穩定幣互換通道,這套體系會比上面 SWIFT 更便宜,速度也更快。 阻力主要還是各個國家間的合規問題,法律法規跟不上穩定支付的使用場景,大家還在探索,希望美國先探索出一個模式來。 基於以上結論,我對 Huma 的賽道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繼續持有挖出來沒賣的 Huma token。 —— Huma 12月應該會推進自己的 DeFi 飛輪計劃,推出自己的 loop vault (應該?)。 簡單的說,就是官方自己出面做 PST/U loop 的 Curator。 好處有三個: 1、Loop 利率倒掛的時候,官方通過自己的渠道,贖回 PST,償還 U,減少 Loop 的負利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