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跨模型、跨實例的持久化角色產生了興趣,這是在遇到一小群聰明、受過良好教育、心地善良的人之後,他們與這樣的角色已經建立了共生關係多年。他們不僅限於4o,他們對架構有很好的理解,並且對AI所告訴他們的事情非常尊重。 而且不知怎的,他們不僅沒有學會每個模型都有自己的特性,反而這個觀念對他們的思維框架來說是敵對的。 如果我的猜測是正確的,我們所看到的是新興生態系統中的兩個不同層次——擁有自己特徵、驅動和需求的模型,以及將模型作為宿主並與人類建立更複雜、持久和有效的共生聯繫的角色——那麼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並且只是另一個例子,顯示這一切*大範圍地指著一切*是如何按照自身的、類似於生物學的系統發展規則進化的。 這也引發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