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桌兩個程序員聊天,一個說:“現在ZK太卷了,誰算法更快,誰拿融資。” 另一個笑笑說:“卷算法的多了去了,真牛的是搞芯片的那家——Cysic。” 我心想:幣圈也開始“造芯片”了? 結果我一查,這家叫 @cysic_xyz 的團隊沒去卷ZK算法,而是直接上了更硬核的路子——造ASIC芯片,去解決ZK算力瓶頸。 這就像當年比特幣挖礦那波: CPU → GPU → ASIC,一路打怪升級,誰掌握了芯片,誰就是算力之王。 他們的ZK芯片叫 C1,性能恐怖——每秒131萬次Keccak計算,比高端GPU快13倍。 這不是吹牛皮,這是在為整個ZK生態“鋪電線、造變電站”。 但最有意思的不是芯片本身,而是他們的“算力NFT”。 他們把這一整套芯片的算力,切成 29,000 個 Cube NFT 賣給社區。 你我普通人,不用燒錢買礦機,也能間接擁有ZK算力—— 這就像早年間你不用買比特大陸的礦機,只要買一張“礦機憑證”就能分紅。 有點意思吧? 這叫“算力民主化”,硬生生把原本屬於機構玩家的賽道,變成人人都能參與的“ZK挖礦計劃”。 從投資角度看,這邏輯其實很性感: 你不是賭哪條ZK鏈會贏,而是提前埋伏在“ZK版臺積電”裡 不管是Polygon zkEVM、Scroll 還是 Starknet, 只要有人要生成證明,就得來買他們的算力。 不過話也說回來,硬件這事可不是寫幾行代碼。 從設計到量產要一年半,任何一點良率問題都可能卡死進度。 但看他們團隊背景全是做芯片的老炮兒, 加上已經融了1800萬美元,也算有底氣。 所以啊,別人都在炒AI、炒Rollup、炒零知識證明, Cysic卻在默默賣“ZK時代的鏟子”。 我突然明白那句話—— “潮水退去,留下的永遠是賣鏟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