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是,毛澤東認為農民是中國真正的革命精神,因為那是一個農業社會,而他們被地主剝削。 與此同時,馬克思則不同——他認為農民是被資本家迫使離開土地的人,然後變成了無產階級。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的背景下,工業工人是對抗資本家的良好革命力量。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勞動的概念,這顯然是有缺陷的,因為他沒有考慮到資本家必須承擔的風險。 換句話說,我認為這是用作正面語境,並且也顯示了中國社會從毛澤東時期到現在的變化,現在的社會比農村更城市化,農民這個詞不再適用於現代中國社會,2024年的城市化率約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