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BITWU.ETH 🔆
這兩天寫東西,明顯感覺 Surf 已經逐漸滲透進了我的工作流,
把我原本混亂的資料蒐集過程重構了一遍,基本就是一個幣圈 GPT 的感覺——
1️⃣搜索:把找資料這事變成了一件“輸入即得到”的事
以前要寫個東西做個投研,動不動就要開十幾個網頁:刷推、查鏈上、找融資輪次、翻項目群,一圈下來起碼半小時才能進入狀態。
現在打開 @Surf_Copilot 直接搜索欄輸入項目名或者你想瞭解的東西,基本上鏈上交互、歷史動態、資金動向全都整合出來了,而且結構是幫你梳理好的。
2️⃣深度思考:不是堆砌信息,而是引導洞察
Surf 真正厲害的地方,是它不只是給信息,而是會引導你發掘一些重點思路。
在信息聚合的過程中,它會幫你標記鏈上異動、拉出潛在的熱點、把多個來源的信息串起來,進行智能分析,甚至順手標記了一些值得深挖的點。
對於我們這種整天寫推文、看市場動向、隨時要捕捉情緒變化的人來說,能節省掉80%的找資料時間,真的緩解焦慮!
3️⃣鏈上執行:操作變成一句話的事
Surf 還能直接鏈上執行,算是一個 bonus:你輸入簡單的操作指令,比如把我XX鏈上的幣賣了換成U,它可以一鍵幫你完成。
雖然我現在用得不多,但體驗了幾次感覺這種輕交互還可以,適合碎片時間清理一些任務。等後續再提速優化一下體驗感會更佳。
總的來說,Surf很適合當成一個幣圈的工作搭子。
我一直覺得,AI 的價值不在於替你做決定,而在於它能讓你更專注地做決定。像Surf 和GPT這樣的工具,沒有代替我思考,但能讓我更快進入真正該思考的部分,而不是耗費太多的精力在搜索和整合上。
這個意義,對內容生產者來說,應該是質的變化。AI 最理想的樣子,大概就是這樣吧!
感興趣的可以試用一下先:

24.21K
真正的牛市氛圍就是你根本就不想賣你持有的資產,大部分人每天看著新高,完全賣不出去!
問問你自己,如果你現在還想賣出,那就還沒到真正的牛市!

Bruce J7月23日 00:25
真正的牛市氛圍應該是:大家都舒服了、麻了、一覺睡醒又新高、板塊一直輪動、群友們衝哪個?快、梭哈、衝啊、人均買牛/開馬、看勞斯、提賓利…
而不是現在的:你止盈了,他下車了…
所以現在肯定還沒有到真正的牛市階段
要麼還沒來,要麼剛剛開始
我感覺是後者
至於原因,我晚點再說,出門恰早飯去了
鹹飯糰,豆腐腦,油條,我來了
12.97K
📍新西蘭帶娃記 Day7|在教堂、海邊和孩子身邊,我重新感受到“柔軟的力量”
一週的時間其實還是挺快,孩子還在適應,於我而言,卻感覺已經慢慢被這個國家的節奏吸引了。
偶爾會生出一種“願此刻常駐”的幻覺:不急不躁,不疾不徐;有美好的風景、有愛與和平,這種感覺在國內比較難找到;
1️⃣選擇權的自由!
如果家人在這邊,電腦在手上,每天有那麼一些安靜的時光,可以讓我碼字、散步、聽音樂、喝咖啡,最好再養幾隻小貓,就是最大的滿足。
比如現在我在海邊看著潮水退掉,背後是一片翠綠草地和花圃,周遭卻無人紛擾;想寫東西的時候,就寫一下,不想寫了,就靠在這邊,看著大海或者草地發呆,也沒什麼不好。
節奏的自由,其實來自選擇權的自由!
很多人羨慕這種數字遊民的生活——邊工作邊旅行,看海發呆、喝咖啡養貓。
但其實這種“鬆弛感”的本質,並不是“輕鬆”,或者裝的很輕鬆,而是“選擇權”的自由:我今天可以寫字,也可以不寫;可以走路,也可以坐下。不是時間變多了,而是生活的主動權更多地回到了自己手中。
更多是一種心態的變化!
這邊大家很多人都這樣,環境可以造就人,所以可能更容易到達這種狀態,但是我們在國內其實也可以如此,我們需要更多去思考:我能不能給自己一點選擇的餘地?
一位兄弟說:這個世界很大,多看看別人怎麼生活,我們也有很多可能性。而不受限於工作場地,這可能就是我們這類數字遊民最大的好處吧,短暫的安寧,美好的體驗,永久的記憶,你可以在記憶裡挖掘到最那個最好的自己!
2️⃣萬公里的相聚:
上週結束,我想給孩子更多的還是一種體驗吧,這邊的孩子是如何上學,世界上其他地方和他同齡的小夥伴們都在做什麼,也讓他看到一種不同的可能性,或許可以在成長的某個關節回想起來,會更多的治癒他的內心。
週末是個很棒的體驗,見了一些在國內很難相聚,但是在萬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的好友,這種感覺很奇妙,甚至有點超現實主義,感覺像是平行世界發生的事情一樣。
物以類聚,能感覺到所有人的真誠,就是不可言喻的緣分,在那一刻發生的化學反應。
另外週日帶著他去了教堂,學習英語,也感受了一下教會和宗教的魅力;
一上午的時間孩子能堅持下來,我覺得還是從內心覺得歡喜的,英語課程稍微有些難度,他也聽不是太懂,但是在交流環節,在引導老師的帶領下,偶爾還是能用單詞表達一些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其實還是不錯的。
3️⃣信仰的 LOVE AND PEACE:
我很喜歡教堂的氛圍,第一次體會這種形式,更多能從心底感受到愛和包容,也大概能理解為什麼這些東西可以讓世界慢慢變好,我們應該從心底去感激這些美好的事物。
好友在教會給我禱告,我也是第一次接受別人的禱告,我想那種感覺還是深受震撼的,我無法形容,但是那個時候從內心流淌出的東西和眼淚,都是真切的出現的,我可能會永遠記住那個瞬間,
我突然理解,信仰並不一定是某種固定的神學認同,它更像是一種姿態:在你願意被世界溫柔觸碰的那一刻,信仰就出現了。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成為無神論者,我們生活在一個信仰缺失的地方,或許並不需要強迫自己信仰什麼,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就應該封閉我們的內心,更不該封閉內心對善意與神聖的感知。
世界流淌的每一樣文化和世界觀,都可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我想我會永遠感謝自己敞開的內心!
多年前我的低谷之時,看到季羨林老爺子的一本散文寫著:我心柔軟卻有力量,我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能夠成為這樣的人,我們會有自己的認知和感知,但是我們也要做一個敞開懷抱去迎接世界的人,畢竟世界那麼美!
願我們能永遠保留這種“被世界溫柔觸碰”的能力。

8.52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