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浏览了@ole_b_peters的《遍历经济学》教科书,感觉这已经是理解经济理性的一个更清晰的方式。 核心思想:将人们建模为最大化他们财富随时间增长的平均增长率,而不是财富的效用函数。
他们的标题示例:一个游戏,如果你抛出正面,你的财富增加50%,如果抛出反面,你的财富减少40%。每次抛硬币都会增加你预期的财富。但如果你不断抛掷,你的财富几乎肯定会接近0。(直观地说,W * 0.6 * 1.5 = 0.9 W。)
这两者怎么可能同时存在?当增长是乘法性的(通常在长期内是这样),优化“整体平均”会将财富集中在极少数可能的世界中,而其他的则趋近于0。(相关:圣彼得堡悖论,书中也有讨论。)
也就是说:导致最一致增长的效用函数在不同环境中是不同的。 然后,遍历经济学说:那么让我们在(经过实证验证的)假设下工作,即人们试图获得一致的增长而不是效用。非常优雅!
话虽如此,我并不是经济学家,对经济学领域之前对这些想法的困惑程度并没有很深的了解。 如果你有扎实的经济学背景,并且有兴趣审阅这本书(即使是简短的),请私信我你的地址,我会为你订购一本。
我还要重申,我只是粗略浏览了这本书,因此任何阐述中的错误都是我的。 最后,Scott Garrabrant 在“几何理性”这一标题下写了一系列相关的想法: 我很好奇经济学家对这有什么看法!
24.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