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0xSea
Previous @_0xSea_ 已重命名为 @Sea_Bitcoin 👈 Follow him
0xSea 已转发
最近跟几个因为稳定币而对 web3 感兴趣的圈外朋友交流,聊到这轮 web3 / 区块链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心血来潮,就录了一个视频。本想着 3-5 分钟吧,结果居然录了 23 分钟。
这一轮行业发展主要有两大脉络:
1/ 向内探索 —— 多维度的链上化:从各种新资产到交易平台、从现货到合约、从自托管钱包到 DeFi 复兴。
2/ 向外连接 —— 加密资产主流化:从现货 ETF 到币股资产储备、从稳定币到 RWA,行业在快速跟传统金融、合规监管进行融合。
甚至未来这两个趋势还会进行融合,即 ICO 的合规化 (链上 × 合规),这也是 Project Crypto 的主旨思路之一。
43.26K
0xSea 已转发
上周,币安 HODLer 空投上线了 $LA. 拿到空投后,做了一点研究工作,顺便记录 & 分享一下。
作为一个 ZK 项目,Lagrange 的核心产品是验证链下的计算或数据分析,生成「某个链下计算结果是可信的」的证明,为链上 🆚 链下数据提供连接。
同样是 ZK 技术,这跟 L2 扩容方案 zkRollup 很不一样。zkRollup 是批量把 L2 的交易打包到 L1 进行验证,是链与链之间的交互。
举个例子来说 🌰
比如我们在参与 Web3 早期项目时,都会贡献大量的数据如交易量、积分等。一般来说在项目 TGE 时,都是由项目方在链下计算所有用户的贡献度,这导致社区的信任成本很高,项目方也难以自证没有老鼠仓,类似不公平的空投案例时有发生。
但如果要把这些数据全部上链,按贡献进行 token 发放,链上计算的成本又非常高。
@LagrangeDev 的解决方案就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它让数据分析在链下完成,比如先查询所有用户 + 所有时间内的交易量,然后生成一个零知识证明「每个人交易了 xxx USDC」,然后在链上验证这个证明,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每个用户都可以 verify。当链上验证通过了,触发智能合约为每个用户分配相应的空投。
Lagrange 有三个核心产品 DeepProve, ZK Prover Network 和 ZK Coprocessor,用例场景各不相同,比如 ZK Coprocessor 核心场景是上面提的空投公平性保证,而 DeepProve 就更多是验证 AI 结果是否可信。他们都是利用 ZK 技术解决面向链上验证的问题,且可在某些复杂场景下组合使用。
Lagrange 整体像一个链上版的「公证处」,ZK 技术是公证人。

2.68K
0xSea 已转发
上周 @cz_binance 在跟 Anthony Pompliano 的播客对聊中说,币安在创立后的 3-8 个月期间 (2017 年 10 月 - 2018 年 3 月) 就累计获得了 10 亿美元的利润。
#Binance 应该是最快达成这个 milestone 的商业公司。
出于好奇,我同时问了 Grok 和 ChatGPT,其它科技/互联网公司从成立到获得 10 美元净利润花了几年?综合答案后的排行榜如下,也许有细节纰漏但问题不大。
Tesla - 17 年 (2003-2020)
Uber - 14 年 (2009-2023)
Nvidia - 13 年 (1993-2006)
Apple - 11 年 (1976-1987)
Alibaba - 11 年 (1999-2010)
Microsoft - 10 年 (1975-1985)
Xiaomi - 10 年 (2010-2020)
Amazon - 9 年 (1994-2003)
Google - 7 年 (1998-2005)
Facebook - 7 年 (2004-2011)
Tencent - 7 年 (1998-2005)
ByteDance - 7 年 (2012-2019)
Pinduoduo - 6 年 (2015-2021)
Binance - 1 年 (2017-2018)

2.22K
0xSea 已转发
跟踪 Sahara AI 半年多,以项目速通 Binance, OKX, Upbit, Kraken 等头部所作为阶段性的圆满结局。现在盘前价格 $0.14 左右 (对应 1.4B FDV),在 600M 的基础上确实是超出预期。
一周多的时间,对于参与了 TGE 的小伙伴来说,收益率很不错了。
Sahara 只支持 USD1 和 BNB 打新,也是 Trump 家族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官推唯一关注的 Web3 AI 项目,神秘关系可见一斑。
对于撸空投的人来说,TGE 也许意味着结束。但对于长期项目的 buidler 来说,TGE 只是全新阶段的开始。
Sahara AI 今天也在 TGE 之际,宣布了新的产品升级,Agent Builder 和 AI Marketplace 正式公测 🎉
Agent Builder 支持开发者零代码+无配置,就能快速构建和部署 AI Agents,降低开发者门槛。而同步上线的 AI Marketplace 则汇聚了开源模型与数据集,用户可直接接入构建流程,无需跳转到第三方平台如 GitHub 或 Hugging Face。更多信息:
在此基础上,平台的交易功能与资产化机制也即将开放,推动 AI 资产流通与价值化。
最近 Meta 以 143 亿美元天价收购了 Scale AI 近半数股权,不管是在 Web2 还是 Web3,数据标注都是一个热门赛道。Sahara AI 作为 Web3 同赛道下的代表项目,值得长期关注。


5.25K
0xSea 已转发
关注 @MezoNetwork 项目很久了,随着主网 5 月即将上线,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 Mezo 的产品机制。
一句话来说,Mezo 是一个 BTCFi 平台,允许用户通过抵押比特币,铸造出稳定币 $MUSD 进行DeFi 借贷、消费支付、储蓄生息等。
在技术上,Mezo 结合比特币原生技术和 Proof of HODL 机制,构建无需银行的金融主权生态,就像 Mezo 官网 slogan 写的「Bank on yourself」那样,让每个 Bitcoiner 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央行行长。这就使得用户不需要卖出 BTC,就可以释放更多流动性。
Mezo 的测试网是 2024 年推出,目前 TVL 超过 1.68 亿美元,其中包括 1,566 枚 BTC 和部分稳定币。
Mezo 背后的团队是 Thesis,之前推出过 tBTC、Fold 等产品,有丰富的围绕 BTC 开发 DeFi 项目的经验。去年,Mezo 获得了两轮共超过 2,800 万美元的投资,包括 Pantera Capital, Hack VC, Multicoin 等知名机构。
Mezo 主网会在 5 月上线,具体日期还没定,保持关注。
稳定币 MUSD
任何人都能铸造的、无需许可的、由 BTC 100% 支持的稳定币 MUSD 是 Mezo 的核心产品,也是实现 BTCFi 的重要工具。它让用户不需要出售 BTC,就能解锁更多流动性。
◦ 如何获得 MUSD:抵押 BTC 直接铸造 (借贷) 出 MUSD、通过 DEX 购买 MUSD
◦ MUSD 应用场景:支付、DeFi、储蓄、存入金库获取收益等
◦ MUSD 收益来源:Mezo 原生 DEX 的流动性池手续费、MUSD 被动储蓄的利率等
如何参与 Mezo?
以主网上线为分界线,用户参与 Mezo 有两种方式:
◦ 主网上线前: 从 5 月 7 号起,可以提前将 BTC / tBTC / wBTC / cbBTC 等资产存入 Mezo 的「预启动」金库,赚取 Mezo 生态积分 mats (这是 Mezo 的 TGE 积分 👀)。当 Mezo 主网 5 月上线后,这些资金也会自动桥接到 Mezo 主网上的独立金库。可用于铸造稳定币 MUSD,或是为 Mezo 原生 DEX 提供流动性赚取 Yield。
◦ 主网上线后: 一旦 Mezo 主网上线,用户可以 mint 稳定币 MUSD,并参与到上面说的一系列应用场景里。当这些应用场景徐徐展开,就是 BTCFi 真正的样子。
虽然短期 BTC 生态稍显落寞,但整个行业依然对这个赛道保持高度关注,原因无它,只是因为永远有更多项目对 BTC 巨大的流动性垂涎欲滴🤤,想要撬动和解锁这海量的流动性。以 BTC 作为抵押物的借贷、稳定币一定会有大项目跑出来。




9.8K
0xSea 已转发
这几个月,虽然稳定币发行量持续新高,但场内情绪低迷像一潭死水,对大会、链上土狗也都有点提不起兴趣。RWA 和支付是少有的持续在出新东西的赛道,整体有点「脱虚向实」的感觉。
RWA 方向,我一直关注的项目是 Plume Network。他们 Q1 其实取得了很多不错的进展,挑几个重要的说说:1) 顺利 TGE 了并且在 40+ CEX 上币,且币价维持得很不错,上了币安 Alpha 和合约;2) 同时获得了 YZi Labs 和 Apollo 的战略投资,后者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 7,300 亿美元,Plume 是这两家投资机构在 RWA 领域唯一布局的项目;3) 跟 ENA, ONDO, PENDLE 等知名 DeFi 项目并列,被纳入到了灰度的「考虑中的资产」名单中;4) Plume 生态的旗舰 RWA 金库产品 Nest,在以太坊主网的 TVL 突破了 5,000 万美元。
顺便提一下,虽然都是 RWA 赛道的明星项目,Ondo 作为协议的核心是把更多资产带到链上来,Plume 作为公链的核心是为 RWA 资产提供资产化、分配的能力,二者也有很多错位合作。
虽然还没有上主网,Plume 就已经取得了这些重要进展、行业合作,这也显示出行业对 RWA 的强烈兴趣。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期待之一就是: @plumenetwork 的主网上线。
终于,Plume Foundation 前两天的推文显示,已经暂停第一阶段的空投领取。Plume 主网要来了。这会是 Plume 项目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主网上线意味着 PLUME 的实用价值会逐渐体现出来,第一就是所有交易都需要用 $PLUME 作为 Gas 费;另外从官方透露的截图来看,$PLUME 还可用于质押。这也有利于 $PLUME 的长期升值潜力。
我之前介绍过 Plume Network 的基本面,整体非常不错 ( 有机会实现零售需求 + 机构级资产的融合,开启由 RWA 支撑的 RWAFi 新时代。

6.87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