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Solar (Solana中文社群)
Solar (Solana中文社群) 已转发
Internet Capital Market is Real - 第二期
上一篇文章简单介绍了 @0xMert_ 发的Solana全景图的股票部分。整体来说,大部分项目大家都耳熟能详。今天想接着上一篇,写一下 Private Credit,也就是私募信贷的部分。这一部分的Hidden Gem就比较多了。
上一篇的传送门: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
一号选手:@apolloglobal
简单来说,Apollo是针对资产管理,资产提供者,财富管理,以及退休金的资管公司,创立于1990年,AUM规模在七千亿美金。落实上,Apollo的主要Focus在于:
1 - 帮助公司进行进行融资
2 - 进行信贷,股权,真实资产投资
3 - 通过 Athene,旗下的退休金公司,进行资产保障服务
目前,Apollo 通过 @Solana 与 @KaminoFinance 实现了证券化信贷基金ACRED(Apollo Diversified Credit Securitize Fund)。ACRED的基础资产包含企业直接借贷和资产抵押借贷。
二号选手:@hamilton_lan
Hamilton Lane也是资管公司,目前管理规模在九千亿美金,成立于1989年。2000年就开始做信贷投资。投资范围比较杂,地产,基建,公司私募都有参与。
Hamilton Lane是第一个在Solana上发行代币化基金SCOPE(Senior Credit Opportunities Fund)的资管公司。目前该代币化基金:
1 - 允许散户针对私人企业,最低10K美金的投资(传统最低要求为250K)
2 - 基于 @librecap 进行发行,属于Hamilton Lane旗下的Feeder Fund
3 - 目前已经为 SCOPE 筹集七亿美金
三号选手:@Credix_finance
Credix 则是基于Solana的B2B信贷平台,目标在于提供更有效率,更快的信贷。网站上提供的商业案例包含:
1 - 通过帮助Praso提供更快的用户信用付款,实现了转化率70%的增加
2 - 帮助Allied实现了B2B成交量的10%提升
3 - 帮助 Volvo Truck 使用承销商服务所需的时间从48小时缩短到了5分钟。
同时,Credix也提供B2B支付服务,以及卖家管理平台。这部分也包含对应的API/SDK。
根据2022年的数据,Credix在巴西实现了25Mil美金的中小型企业贷款。全部都基于 @Solana 完成。
四号选手:@maplefinance
这位就是比较OG的DeFi产品了,业务范围包括:
1 - 链上借贷/生息
2 - 生息稳定币产品(SyrupUSDC)
SyrupUSDC 是Maple迁移至Solana之后比较核心的产品,目前年华是~6.5%。该技术的实现由Chainlink的CCIP协议支持。
迁移的主要目的在于 @Solana 的:
1 - 更快的速度
2 - 更强的兼容性
小结:
这一部分还是蛮有意思的,很多传统机构的名字赫然在列。
对传统机构而言主要使用Solana的目的在于:
1 - 增加小额投资的可能性
2 - 通过资产上链再来一波融资,同时试水证券化代币
对于现有DeFi产品而言,更多目的在于:
1 - 更快,更高效的用户使用体验
2 - 允许信贷的即时结算 / 验证
下一篇希望这两个礼拜更新,接下来就是近期最火热,也最多人想分蛋糕的Money Market的部分了。
感谢 @Solana_zh 提供的学习资料。
本文由 @RealSigmaLabs 研究团队进行支持。
3.39K
你是否在找一张可以全球使用的crypto 卡?
@solayer_labs Emerald 卡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快速开卡,购买ChatGPT等服务,享受 接近4%的USDC年化,更重要的是,和Solayer 一起成为全球旅行家,解锁全球100多家酒店最高60%的折扣。 🏄⛱️
立刻开始旅程:

Solayer7月17日 23:57
Solayer Travel 来了。
全球超过一百万家酒店享受 60% 的折扣,支持加密货币支付。
17.64K
Solar (Solana中文社群) 已转发
最近在跟着Solar Growth Bootcamp @Solana_zh 学习。 #Crypto 行业迭代飞快,又缺乏统一的方法论,作为项目Marketing,真的要keep learning、不断更新认知。
【像宗教一样做品牌,先写好自己的“Bible”】
今天 @0x_claudia 导师的分享很有启发,刚好解答了我最近的小困惑—初创项目如何通过“Partnership”实现增长?虽然我知道 co-marketing 能带来早期的用户流量,但之前实践的时候内心会纠结:项目还在早期阶段,真的有谈合作的筹码吗?
Claudia 提出一个关键思路:“预期”是初创品牌冷启动阶段最重要的资产。
🥂 对Partner:提供长期的增长潜力,比如生态协同、用户共享,而不是短期的流量互换。
👥 对用户:通过清晰的产品愿景和实质性的合作模块,建立信任感。
过去我总担心初期“资源不够多”,但其实,初创项目真正的优势正是:灵活性 + 未来叙事。
同时Claudia也讲到了0-1“冷启动的逻辑链:”冷启动的关键在于持续复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增长路径。1️⃣产品本身就是最强的获客引擎,先打磨好核心价值,让用户自然涌入。2️⃣聚焦验证有效的渠道,做到极致;同时结合关键产品节点,设计具传播力的体验,制造爆点。3️⃣不是追求每次出圈,而是精准踩点,积累势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杠杆点。
像宗教一样做品牌,首先要有自己的“Bible”——清晰的使命和价值观,这是品牌的核心信仰。Marketing 的任务就是把这份信仰传播出去,让人兴奋、让人共鸣、让人愿意加入。关键是要让别人感受到真实的价值和帮助,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利他」的连接。
当你传递的是希望、意义和归属感,自然就能吸引一群“信徒”一起把品牌做起来,建立起真正有黏性的社区。
我还整理了课上提到的 SPICER 增长模型、#Instagram+Google 的 SEO 新趋势,以及Branding的方法论👇
1.26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