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EigenCloud
构建开放式创新∞玩无限和游戏。EigenDA AVS的@eigen_da和所有AVS的@buildoneigen
EigenCloud 已转发
可验证性是加密货币最重要的优势。
比特币和以太坊为我们提供了可验证的货币和金融。与可验证性相关的下一步与之前的两步不同。
比特币和以太坊创新的关键在于,这两种可验证性都存在于加密环境中,更确切地说,是链上环境。
在人们真正探索链上可验证性的力量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试图将所有东西都构建在链上。游戏、通讯工具、实用程序、音乐、新闻,各种经典应用几乎都被放到了链上。
在那场狂热中,很少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在区块链上?”
许多来自传统金融和IT行业的人开始在区块链上构建他们在各自行业中构建的相同东西。但大多数都没有成功,更准确地说,几乎没有一个成功。
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梗。对此问题的主要回答是:“它不一定要在区块链上。”我相信这个问题和答案都是错误的。
1. 第一个原因:人们没有理解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主张。
核心思想只是将某些东西放在链上,而没有考虑链上部署带来的好处。
因此,当时的核心价值主张是,链上的某些东西已经比不在链上的东西更好,仅仅因为它建立在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上。
• 核心优势很明显——应用程序使用去中心化架构。
• 核心劣势也很明显——与集中式架构相比,计算成本高且速度慢。
所以就这样,对吧?不。
应用程序从在区块链上获得的主要价值不是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本身,而是这种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带来的可验证性。在链上构建整个应用程序逻辑是痛苦且不理性的,原因有很多:
• 你受限于仅在特定虚拟机(VM)内工作的特定软件
• 你受限于应用程序需求的特定硬件
• 你受限于区块链的共识协议
• 你受限于与外部世界的交互和获取外部数据
是的,智能合约可以通过预言机获取外部数据,但它们有自己的信任问题,并且这些数据是公开的。区块链在透明性基础上运作,因此获取外部公共数据并不困难,但获取私有数据则要困难得多(不要忘记信任假设)。
按照这个逻辑,似乎我们应该坚持链上行业所提供的内容,并在这些限制内构建,对吧?
当然不是!
加密货币最大的优势是可验证性: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验证每个操作的正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确保自己没有被欺骗,并防止自己欺骗其他用户。
然而,正如我之前所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放在链上,因为这要么慢,要么昂贵,或者根本不可能。
你不能仅仅将表达性和复杂的指令(代码)放在链上。复制和粘贴在这种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的解决方案没有成功:他们试图将整个基础设施放在链上,这自然限制了应用程序的功能,因为web3开发工具的范围远比web2工具窄(至少目前是这样)。
2. 如果我们不能将整个基础设施放在链上,至少可以构建其中的一部分吗?
所有应用程序都需要可验证性吗?不,但大多数需要。
让我们以你当前阅读这篇文章的平台——推特为例。正如@shilpi_jc所指出的,推特需要可验证性来:
• 广告收入计算(因为创作者希望确保他们得到公平的报酬)
• 真实用户观看(以确保观看不是机器人生成的)
• 热门话题(因为它对公共话语有巨大影响)
• 等等。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推特?没有人会把推特放在区块链上。”
是的,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 你不能调用API
• 你不能运行机器人检测算法
• 你不能做任何复杂的事情
你能做的只是写一个简单的函数,仅根据观看次数计算支付,这很容易被机器人操控。
如果我们考虑复杂系统,例如AI,@_jasonwei写过关于验证者法则的文章:“训练AI解决任务的难易程度与任务的可验证性成正比。”
如果某件事情足够简单(比如转账),它可以在链上可验证。训练复杂的AI模型需要大量资源,因此验证该模型也需要大量资源,而当前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根本无法分配这些资源。
• 我们不能将复杂的应用逻辑放在链上,但也许我们可以至少将这部分核心逻辑放在链上,以更新状态并促进价值转移?
• 你不能运行机器人检测算法来计算真实的观看次数,但我们至少可以在链上为这些观看次数支付吗?
我们可以,我们也可以在链上存储和更新最终状态,这并不是那么计算密集。
所以,我们决定可以将与共识相关的逻辑放在链上,但更复杂的计算呢?
为了让你了解我们距离将所有东西放在链上还有多远,@0xbodu注意到:
• 复制Uber的全球功能需要数千个MegaETH链。
• 而仅在纽约市就需要数百个MegaETH链。
3. 我们能否将基本逻辑放在链上并使复杂逻辑可验证?
我们绝对希望将基本逻辑放在链上,但其他更复杂的逻辑呢?
第一个自然的想法是使用类似AWS及其微服务的东西。是的,我们可以,但它缺乏可验证性,这对许多消费者和基础设施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这种复杂逻辑可验证。我们已经为数字资产和智能合约提供了大量可验证性,但现在我们希望将其应用于更复杂的基础设施。
4. EigenCloud?
@eigenlayer最近重新品牌为EigenCloud,以增加对可验证性的关注。尽管EigenLayer主要被认为是以太坊上的再质押协议,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
再质押潜意识中意味着可验证性,如果某件事情可以被削减——它就可以被验证。再质押是可验证性得以实现的一部分,但将削减添加到基础设施并不自动使其可验证。
所有应用程序由多个组件组成。EigenCloud产品背后的核心理念是,并非应用程序的每个组件都必须是可验证的,如果它们需要验证,则有不同的验证级别。
大多数应用程序中有3种不同的可验证性级别:
• 简单逻辑(转账):链上可验证性
• 复杂逻辑(API、算法、AI/ML):链下可验证性
• 常规逻辑:无可验证性
EigenCloud专注于链下可验证性,其中复杂系统和复杂系统的组件必须得到验证。
关于EigenCloud架构、链下可验证性及其工作原理的文章不计其数,我不想重复它们。
我想做的是给出3个例子,说明复杂系统的可验证性有多重要,以及即使是非加密系统也能从EigenCloud中受益。
我将举3个不同的案例:游戏、机器人(受@jinglingcookies启发)和未来的赛博朋克人类与代理之间的关系。
5. 游戏中的可验证性及如何使游戏更公平。
我花了7年的时间(更确切地说是12,000小时)玩《团队要塞2》(TF2),这是一款多人射击游戏。我见识了足够多,知道游戏的每个机制是如何运作的。
然而,有些事情让我深感不安。我没有意识到为什么,直到我开始学习更多关于可验证性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我之前的经验。
• 我们面临黑客机器人涌入服务器的问题,24名玩家中有13名是机器人。
• 机器人通过投票踢出真实玩家,因为它们是多数。
• 他们摧毁了服务器,使游戏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无法玩。
是的,反作弊系统存在,但这些反作弊系统无法识别这些是机器人和黑客,他们继续不公平地玩游戏。
如果反作弊系统验证玩家是机器人、黑客或使用作弊,他们就无法继续游戏。如果反作弊系统错误地指控真实玩家作弊——这些系统将被削减。
TF2的另一个有趣特性是随机暴击。
随机暴击在玩家射击武器时随机发生,造成的伤害是正常击中的3倍。
• 问题:游戏中有一些武器的随机暴击几率比其他武器高得多。
• 当基础随机暴击几率为2%时,一些武器的暴击几率为20%,并对其他玩家造成不公平的优势。
如果负责随机暴击的逻辑在EigenCloud中实现,它将是可验证的,武器最终将被削弱。
显然,TF2并不需要对所有内容进行验证,但某些组件确实需要这一点。
游戏内物品的存储和交易逻辑可以放在链上并完全可验证,因为这个逻辑相当简单。如果他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会再玩几年(也许)。
6. 机器人行业中的可验证性及其重要性。
机器人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与两个机器人之间的安全互操作性相关。
• 想象一下你有一只巡逻你家的机器人狗。
• 机器人狗检测到一些奇怪和可疑的事情。
• 机器人狗向你家的人形机器人发出警报,告知它所看到的内容。
通知的过程是数据传输,这些数据必须是安全和可验证的,否则可能会危及你的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机器人甚至可以作为迷你区块链操作,存储共享的记忆状态,其中每个信息片段都是可验证的。
对于验证过程(EigenVerify),数据必须存储在某处(EigenDA),以确保在时间范围内的每个时间段都可以进行验证。
• 当我们处理机器人时,我们必须确保每个机器人都是可验证的。
• 如果我们处理多个机器人,我们必须确保这些机器人之间的消息传递(互操作性)也是可验证的。
不对齐和不公平行为可能会比计算机游戏中的机器人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7. 在未来由AI代理运营的零员工公司中的可验证性。
@shayonsengupta在2025年初写了一篇关于人类与代理关系的精彩文章。根据这篇文章,未来将会有零员工的公司,单个或多个代理在运营。
它将由人类资助,代理将为其无法执行或无法智能思考的行动分配资本,以促进公司的增长。
假设代理在未来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且将如此智能,以至于任何人类输入都会破坏结果并趋向于零。
(之前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棋类机器人在最小的人类影响下,系统的表现比没有人类干预时更差)
如果真的有一个我们将要生活的世界,我们确实需要验证代理所做的每个行动。
尤其是在代理与人类之间的联系中。代理将给人类分配任务,并在完成后奖励他们。
• 如何验证任务确实完成了?
• 如何验证代理是否奖励了人类?
• 如何验证代理是否奖励了正确的人类?
• 如何验证代理是否向正确的人类奖励了正确的金额?
有无数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一切都已被验证,以确保系统不是恶意和有害的。
在这种情况下,加密货币的支付渠道是最佳选择,因为支付可以在链上进行,而代理与人类代理协调的更复杂的基础设施可以在链下进行。
8. 在加密行业之外使用可验证性。
基础设施将趋向于在更广泛的加密生态系统中全球应用,然后扩展到加密之外。
• 例如:EigenCloud并不限于以太坊,这种基础设施可以用于其他L1,如Solana或其他L2,无论是否与以太坊相关。
• EigenDA也是如此,它不仅是L2和L1之间的中间件,还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保持计算输入和输出可供验证的组件。
加密可验证性甚至可以用于体育裁判事件。
• 在花样滑冰或体操等体育项目中,裁判根据艺术性和技术性主观评分,往往导致分数差异。
• 异常分数可能会引发审查或偏见指控。
• 裁判可能会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以避免批评。
一个AI模型可以使用预定义的指标(例如运动跟踪)标准化评估,只有在操作者操纵模型的输入或输出时才会受到惩罚。
这个AI模型的每个行动都必须是可验证的,否则它也可能对某些结果产生偏见,这毫无意义。
有3个验证级别:
• 区块链(链上):处理支付、非保管和简单逻辑
• EigenCloud(链下):处理真正需要可验证性的复杂系统
• 传统云:处理内容存储、用户界面等。
虽然大多数应用程序确实需要可验证性,但它们不必完全可验证。这是因为某些方面根本不需要验证,单纯为了可验证性而包含它是没有必要的。
EigenCloud及更广泛的加密优势背后的核心思想是,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提供可验证性,而不是对所有存在的事物都进行验证。
加密货币在零知识证明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概念之前就存在,但关注度较低。可验证性也将经历同样的过程,实际上,这已经在发生。

7.68K
Mantle 和 EigenCloud 从一开始就一起构建。
@mattmurrs 与 Mantle 团队坐下来反思共享愿景和紧密合作如何塑造了双方的路线图。
模块化的未来,可验证的基础。☁️

Mantle20 小时前
@eigenlayer是什么,它如何推动Mantle Network的模块化未来?
我们与@mattmurrs进行了交谈,讨论了EigenDA,它在扩展Mantle Network中的作用,以及这种合作如何为与以太坊对齐的基础设施设定新的基准。

6.99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